清明假期,在外出賞花的同時,人們也通過購買“鮮花”元素的商品盡情享受春日氛圍。在京東平臺上,最近一周,“櫻花”元素商品的搜索量整體同比提升兩倍多,“櫻花系列杯子”“櫻花護手霜”“櫻花戒指”“櫻花糕點”等部分商品的搜索量增幅更是超過五倍。
露營經濟火熱 裝備升級滿足多元需求
清明假期,露營經濟持續火熱,各式新型裝備應運而生,滿足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從便利的“拎包露營”租賃到便捷的速拋帳篷,露營市場的消費業態和裝備升級趨勢明顯。
廣州珠江邊的臨江帶狀公園,不少市民支起帳篷、鋪上餐點,享受春光,十分愜意。
在公園附近,有不少租賃點提供露營裝備租賃服務。
在戶外用品賣場,新品“2秒快開”的速拋帳篷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浙江是全國主要帳篷生產基地,在紹興市上虞區的生產車間,剛剛啟用的新生產線緊張有序進行作業。
性價比高、造型奇特的帳篷受到入門玩家的歡迎,科技感十足、適應不同氣候和地理條件的帳篷則是進階玩家的選擇。
互聯網銷售平臺數據顯示,3月以來,露營帳篷成交額環比增長240%,淋浴帳篷成交額環比增長150%,三合一天幕版自動帳篷成交額環比增長700%。
騎行運動熱度高 輕量化裝備受青睞
假期中熱門的戶外活動里,除了露營,還有騎行出游。隨著專業、新穎的裝備不斷涌現,騎行的場景愈發豐富,受眾也日益廣泛。數據顯示,騎行服、青少年自行車等裝備成交額大幅增長。自駕與騎行的結合,為騎行愛好者提供更多探索的空間。
在云南昆明,環滇池騎行賞春正當時。
穿戴好速干衣、安全頭盔、騎行鏡和鎖鞋,在這些專業裝備的加持下,100多公里的環滇騎行,對這群專業騎行愛好者來說,只需要3—4個小時。
作為健身、觀景兩不誤的活動,騎行的路線并不只局限于城市周邊,以四輪汽車組合二輪自行車的“4+2”的出行方式正在流行。
折疊自行車的興起,也讓更多人加入輕量化騎行的隊伍。升級變速系統、制動系統,也能極大地提高騎行的性能體驗。
互聯網銷售平臺數據顯示,3月以來,騎行服成交額同比增長160%,青少年自行車成交額同比增長260%。
傳統商圈消費旺 特色街區新體驗
清明假期,全國各地的商圈迎來了大批游客,消費不斷升溫。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清明假期三天上海共接待游客664.10萬人次,上海地區含吃、住、行、游、購、娛等全要素旅游消費交易總金額為106.8億元。
這兩天,上海南京路、豫園等傳統商圈迎來客流高峰,“老字號”餐廳尤其受到游客消費者青睞。南京路某重點商場假期前兩日銷售額突破1720萬元,單日客流同比2023年假期期間增長約74%。
除了熱門景點、傳統商圈,上海眾多特色街區圍繞不同主題推出特色活動。在上海楊浦區的大學路,以藝術畫作與花市為背景,打造油畫與花藝結合的藝術裝置展覽,同時,引入花卉綠植、藝術原創、生活方式類等業態,為游客們增添了新的體驗。
夜長沙火“出圈” 夜間消費占七成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長沙市天心區五一商圈熱鬧起來。游客們在五一商圈的“黃興路步行街”,除了購物,還可以品嘗到小龍蝦、臭豆腐、油炸大香腸等長沙特色小吃。
清明假期前兩天,湖南長沙的五一商圈全域累計客流量超190萬人次,其中,夜間消費占到全天消費總額的七成左右。
租車消費受青睞 清明假期訂單量大增
假期出游,不少人選擇坐飛機、高鐵到達旅游目的地,然后再通過租車自駕的方式在當地游玩。這種輕松便捷的出游方式,越來越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南京祿口機場、高鐵南京南站等場所周邊,最便宜的車型日租金在百元左右。旅客出了機場、高鐵站之后,立刻“無縫”租車、自駕出行的現象非常普遍。
在南京站地下停車場,不少旅客下了火車就來到租車點提車。工作人員介紹,客戶通過小程序在手機下單之后,他們就會提前準備好車輛的各項交接手續,客人到達后,當面核對好車輛信息,就可以把車開走。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