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旺”“火”“增”!多樣化尋“春” 推動假期消費“熱辣滾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10





      來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2024年清明節假期,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平穩有序。根據測算,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清明假期,踏青賞花、鄉村旅游、都市休閑是旅游市場的主流方式。性價比高、體驗感強的小城市旅游熱度走高,延邊、天水、開封等地客流增長明顯。在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文化表演吸引了眾多游客。


      清明假期前兩天,在山東,趵突泉風景區共迎接游客37.3萬人次,賞泉水、穿漢服、戴簪花,清明出游感受國潮魅力。據統計,山東全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景區,接待游客525.2萬人次。


      在陜西,黃河壺口瀑布旅游區迎來了春日盛會,大型詩詞互動現場吸引眾多游客。全省重點監測的51個重點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49.81萬人次,旅游門票(經營)收入5197.63萬元。


      在吉林,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們走進博物館,沉浸式陳列給人們帶來全新的參觀體驗。據統計,假期前兩天,全省接待國內游客644.6萬人次。


      在北京,山區微度假目的地是熱門去處。在西山腳下、潭柘寺旁趕個慢集為游客帶來新體驗。據初步測算,假期三天,北京共接待游客90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5.0億元。


      在廣東,山水田園間踏青賞花、短途鄉村游成為人們的出游選擇。全省三天共接待游客1982.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9.2億元。


      清明假期 何處尋“春”· 踏青看春景


      清明假期,正值春花盛開,很多人選擇舉家出游、賞花踏青,感受春日之美。


      山花盛放居庸關 花海列車惹人醉


      這個假期,各地以花為“媒”,吸引八方來客。在北京昌平的居庸關花海,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山杏花在和煦的暖陽下盡情綻放,如詩如畫。粉白相間的花朵,一片片點綴在山間,就像給山巒飾上一層粉黛,與不遠處的居庸關長城相映成趣,唯美與壯麗并存。北京市郊鐵路S2線從這里穿行而過,白色的車身,游龍般穿越芬芳花海,因此也被稱為“開往春天的列車”。


      千畝梨花正盛放 秀美田園沁芬芳


      在江蘇宿遷花園村的千畝梨園內,梨花、油菜花相映成趣、春意盎然,描繪出秀美田園風光畫卷。游人不但可以穿梭于梨花間,還可以登上觀景臺俯瞰整片梨園。


      這里最早的梨樹種植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每年園中的花海都會吸引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掀起一波賞花熱潮。


      黃土高原春意濃 踏青賞花正當時


      清明假期,山西臨汾翼城縣的萬畝連翹迎來盛花季。從空中俯瞰,金黃色的連翹花布滿了黃土高原上的層層梯田,在綠色麥田的映襯下更加奪目。不少騎行愛好者,相約一起走進花海,盡享自然之美。


      清明假期 何處尋“春”· 看小城飄香


      這個清明假期,一些新興目的地旅游市場快速崛起。品嘗特色美食、體驗美食文化,美食游帶動各地特色美食不斷“出圈”,也串聯起更豐富多彩的消費新場景。


      品熱辣滾燙 麻辣燙帶火餐飲住宿


      一兩塊錢一串的食材串起一把好看的“蔬菜花”,再把蔬菜和手搟粉在滾燙的湯底中燙熟,澆上兩勺特色油潑辣子,這樣的一份麻辣燙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遠道而來。


      記者從當地多家農家樂了解到,許多外地游客品嘗完天水麻辣燙后,專門到附近農家樂點名要吃天水八大碗等美食。同樣,麥積山大景區周邊的農家樂也迎來吃飯住宿旺季。


      飲甜潤細膩  綠陽春搭配特色文化餐


      不知道您聽沒聽說過“不吃揚州早茶,等于沒到揚州!”清明假期,很多游客慕名前往揚州體驗揚州早茶。在揚州一家茶樓門口,一大早,取號機前就排滿了食客,高峰時期用餐需要排隊4小時以上。游客等待期間,不少茶樓還安排了揚劇演出。


      嘗軟糯清香 艾葉粄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清明時節,在江西贛州安遠縣孔田鎮和務旅游新村,游客三五成群走進菜園,采摘鮮嫩的艾草,體驗艾葉粄的制作過程。


      采摘艾草、和粉揉團、包餡成粄,或蒸、或炸,一個個色澤誘人、清香四溢的艾葉粄便出爐了,軟糯清香的艾葉粄再搭配甜筍、河蕨,以及田螺、小龍蝦、盤龍等時令菜肴,一起構成色香味俱全的客家春菜。嘗一口,便是品味春天的詩意。


      據了解,每年春季,隨著時令野菜和河鮮的上市,安遠縣都會吸引數萬游客前來踏青游玩,直接帶動100多家民宿和農家樂經濟收入近千萬元,進一步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