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數據,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分析認為,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消費有效釋放,越來越多下沉市場旅游目的地受到歡迎,消費市場展現出澎湃活力和巨大潛力。
多地接待游客數量明顯增長
這兩天,多地密集曬出“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場成績單,“增長”成為一大關鍵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169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6.2億元,同比增長9.4%、10.2%,比2019年同期增長18.5%、23.1%,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五一”假期,江蘇省納入監測的634家A級旅游景區、195個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45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202家文化場館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132.43萬人次,游客消費總額141.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9.16%和20.04%。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信息,“五一”假期,河南省共接待國內游客6168.1萬人次,旅游收入354.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長11.8%,旅游收入增長14.2%;按可比口徑,與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長35.6%,旅游收入增長23%。
中金研究分析員徐卓楠表示,從數據看,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游熱情不減,人次穩健增長,外出客流及消費意愿高漲。旅游目的地多元化趨勢日益凸顯,部分旅游目的地延續了高速增長態勢。
文化和旅游消費有效釋放
伴隨出游人次明顯增長,“五一”假期文旅市場呈現諸多亮點。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信息,假期期間,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推出豐富多彩的特色旅游產品和文化活動,著力滿足游客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繼續免費開放,因地制宜做好假日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村晚”、廣場舞、群眾歌詠等各類群眾文化活動。文化和旅游部啟動“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月活動和“文明旅游美麗中國”主題活動,持續開展“旅游中國美好生活”國內旅游宣傳推廣。
文化和旅游消費有效釋放,帶動假日市場持續升溫。“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舉辦全國“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活動,會同中國銀聯實施2024年度“百城百區”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推出各類文旅消費惠民措施。
縣域旅游市場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越來越多下沉市場旅游目的地受到歡迎,廣西柳州、山東淄博、甘肅天水等城市受到游客關注,貴州西江千戶苗寨、安徽宏村等鄉村古鎮深受游客青睞。遠程旅游市場增幅明顯。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夜間經濟活力滿滿。甘肅、江蘇、陜西等地將演藝、非遺、文化遺產、美食等元素與旅游融合。故宮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殷墟博物館等熱門博物館客流持續保持高位。已納入監測的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7257.58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23年“五一”假期同期增長6.9%。
出入境旅游快速恢復
隨著航線恢復、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以及互免簽證國家數量的增多,出入境旅游快速恢復。
根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今年“五一”假期全國邊檢機關共保障846.6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較去年“五一”同期增長35.1%,單日出入境通關最高峰出現在5月3日,達180.1萬人次。其中,內地居民出入境476.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8%;港澳臺居民出入境291.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0.8%;外國人出入境77.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98.7%。
在海南,今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游人數持續攀升,截至5月5日18時,美蘭、鳳凰國際機場口岸共查驗出入境航班172架次、出入境旅客2.3萬人次,同比增長4.6倍。離島免稅購物繼續保持活躍,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5.47億元,購物人數8.58萬人次,人均消費6378元。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于建勛表示,今年以來,居民出行意愿較強,文旅市場供需旺盛,餐飲、交通、文娛等服務消費快速增長。下階段,要扎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消費潛能,著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不斷挖掘消費新增長點,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升向好。(記者 邱海峰 趙 珊)
轉自:金臺資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