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兩腳一踩就是秦磚漢瓦”,中原文化、黃河文化、根親文化、紅色文化在河南都留下了寶貴的印跡。 在河南洛陽,不斷創新的文旅舉措點亮了古籍中的文化,讓十三朝古都的歷史還原到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下午四時,一天的暑熱退去,洛邑古城周邊上千家服飾店也迎來一天中最忙的時候,不少店鋪里,等待妝造的顧客甚至排起了隊。
2017年,當地依托金元古城墻遺址、文峰塔等古建筑修建了這座洛邑古城,就在洛陽老城區的位置。不少國內外游客來到洛陽就是沖著穿古風的衣服、化一個歷史妝容來的。
洛邑古城門口旁邊原本是一條汽修街,大大小小80多家商戶都是經營汽車修理生意的店鋪。如今,整條街走下來,已經看不到當年的影子。國風服飾的火熱還催生了跟拍師、簪花制作師等等新興職業,古城里,登記在冊的攝影師從之前的幾十名,增加到了800多名。
2023年7月,洛陽政府全力推進隋唐洛陽城的中軸線保護展示工程,還正式掛牌成立了國風服飾研究院,70多位來自國內外各大院校的專家學者們,目前已經設計出國風服飾800余款,其中復原款200余款。
歷史是洛陽的底氣,傳統服飾的回歸讓文化穿在了老百姓的身上,當地還積極為游客進行場景化引流、提供優質化產品和充足的情緒價值。
洛陽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付曉毅表示,洛陽的歷史很厚重,但厚重的歷史不能只存在于典籍中讓人膜拜,要通過整理,用新的理念去點亮它,這既是對歷史文化的一種尊重,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