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花為媒、以科創為引擎 城市空間消費新業態上“新”引領文化新風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6





      近期,2025上海國際花展正式亮相,上海全城都被花裝點一新。2025年花展共設有2個主會場、5個分會場,總面積達到390公頃,創下歷屆之最。其中,黃浦主會場以花為媒,聯動商圈、街區等城市空間;上海植物園則以科研創新為引擎,彰顯花展的產業帶動效應。


      上海市黃浦區太平湖綠地作為2025上海國際花展的主會場之一,20多組由中外設計師打造的花藝景點在這里煥新亮相。療愈花園喚醒五官、放松身心,在世界花園看見不一樣風景,上百種珍奇植物為城市綠地賦予更多人文關懷和藝術底蘊。


      “愛不忘”花園,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為第一視角,從患者記憶與感知出發,用紫色的“勿忘我”花設計藝術裝置;“貓之秀場”花園,以動物的視角,依據貓咪好動、擅攀爬的特點,構建高低錯落的花園秀場;“腦迷宮”花園模擬人類大腦杏仁核形象,建造多感官交互的療愈空間。


      這些創新視角的運用,讓黃浦的主題花園更加生動,突破了植物本身,將生態、藝術與城市空間深度融合。而上海植物園作為“行業主會場”,邀請花卉育種與生產企業,展示2500余種新優特色植物,打造了一處全球園藝創新成果的“微縮展廳”。


      上海市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顧芳介紹,他們遴選了一些有特別視野和觀點,有個性的設計師來到新天地,把美好的場景跟社區更新做連接。花展結束,很多景點都會搬到社區當中去,和居民能夠進行更好互動。


      上海植物園科研中心高級工程師張婷介紹,上海植物園是上海這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一個大型生態綠地。這次他們一共發布了九個林業新品種。他們除了做植物研究,同時一直在專注于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這個在全球領域內都是一個研究熱點。


      百年老街重現花鳥市場 鮮花市集成為“流量密碼”


      借助國際花展,上海多處核心商圈還打造了別出心裁的鮮花市集和櫥窗花藝,讓散落在城市各處的鮮花寶藏,成為拉動消費的“流量密碼”。


      作為上海國際花展重要組成活動,“東臺好市”亮相新天地。以歷史文化名街東臺路為主軸,在上海最大的天幕穹頂下,打造了一處超2000平方米的戶外花園生活空間,用一場盛大的鮮花市集讓這條百年老街煥然新生。


      在新天地石庫門街區,多家品牌商戶共同打造“櫥窗花藝”,從噴泉、城堡到非遺剪紙,運用不同材料,打造多個春意盎然、花團錦簇的主題打卡點,帶動門店客流增長。數據顯示,花展開幕后的首個周末,新天地區域客流同比提升36%,銷售額同比提升23%。


      在上海浦東,首條周末常態化步行街前灘公園巷,融合了濱江公園、都市綠地與藝術花巷的不同特點,打造出一條限時“花路”。從鮮花工坊到植物廚房,以花藝漫步路線整合前灘旅游資源,與商業街區多點聯動,打造消費新驚喜、文旅新體驗。


      打卡花海瑜伽 “花”經濟探索消費新業態


      2025年,上海國際花展從“行業花展”向“城市花展”轉型。當花展突破了觀賞邊界,城市空間也涌現出各式各樣的消費新業態,引領文化新風尚。


      4月下旬,復興公園奏響了春日交響曲的華美樂章。作為上海唯一完整保存的法式園林,超1500平方米的薔薇花海此刻進入全盛期。周末上午10時,一場別開生面的花海瑜伽在此悄然展開。在瑜伽導師、音療藝術家的帶領下,近百名瑜伽愛好者一同沐浴春色。


      作為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重要地標,思南公館則化身為一個露天設計展的公共空間,臨街外墻爬上一只毛茸茸的“大橘貓”,“時光八音盒”呈現蛻變之美,復古電視機訴說百年風華。花展期間,思南公館還將舉辦多場自然主題的讀書會和詩歌論壇,讓市民游客在賞花的同時感受藝術的熏陶。


      而在上海外灘,上千朵樂高花植一同綻放,彩色顆粒組成的“云端花瀑”傾瀉而下,近10米高的“花漾抱抱樹”躍入眼簾,粉棕交織的積木組成了栩栩如生的花簇。花墻之下,創意巧思在此匯聚,手工愛好者還可以現場體驗創意拼搭等互動游戲。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