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舟已過萬重山 裝備行業砥礪前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29





      編者按 裝備行業2023年經歷了來自各方面的挑戰。這一年,企業不懼困難,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鞏固優勢、補齊短板、緊跟前沿,推進了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形成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為建設制造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3年輕舟已過萬重山,2024年星光燦爛是坦途。裝備行業將繼續由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轉型,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率,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春伊始,行業各大協會獻上新年祝福,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回首過去一年,我國實現造船三大指標同步增長,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領先,船舶企業效益全面改善,行業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過去的一年,船舶工業加快向高端、綠色轉型步伐,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順利交付,大型液化天然氣 (LNG)運輸船承接量大幅提升,超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原油船 (VLCC)、汽車運輸船、豪華客滾船等高端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全球首位,氨、甲醇等新型燃料動力船舶取得新突破。


      過去的一年,我國船舶工業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全球最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以主場成功舉辦全球造船高峰會、亞洲造船技術論壇、上海海事展等一系列國際性論壇展會,開創了國際合作、產業協作的新局面。


      面對在本世紀中葉前后實現航運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和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全面深度融入海事工業的挑戰,我國造船工業要抓住產業歷史性變革的重大機遇,以 “綠色低碳和數智化”牽引傳統造船產業鏈的轉型升級,以新型工業化推動打造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國際海事治理和建設高標準內外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創建更多的領先品牌。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機遇與挑戰共存


      2023年,機床工具行業經歷了年初恢復性增長,但是受國際環境、地緣政治及下游裝備投資乏力等因素影響,二季度開始持續下滑,形成全年營收持平或略有下降的運行趨勢。


      2024年,機床工具行業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共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基本盤依然存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依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政府也將通過節能減碳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這些措施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可以說,中國機床工具市場需求基本盤依然在,受政府投資增長、重點項目實施、相關政策推動,有望實現一定的增長。但是,需求增長可能僅限于新興產業、綠色低碳和設備升級改造等為數不多的幾個領域,傳統市場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2024年,機床工具行業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國際化。從全球機床工具業發展規律、制造業發展輪動趨勢來看,國際化是中國機床工具企業的必選題。眾多行業企業已經在走出去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但如何走得穩、站得住、行得遠,則是企業的必答題。能否摒棄價格戰、惡性競爭,走差異化、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需要整個機床工具行業共同解題。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新年行業將大有作為


      2023年,全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 “四個面向”,加強政產學研用合作,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企業創新能力繼續提升,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品品質質量持續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批新型高技術產品實現產業化,多項智慧施工技術裝備得到有效應用,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和產業薄弱環節得到解決和改善。


      2023年,全行業積極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一批重大裝備投放市場滿足了重點工程需要,挖掘機、裝載機、起重機、盾構機、非公路自卸車、樁工機械、混凝土機械等多種整機國產化率大幅度提升,一些基礎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通過技術升級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和更廣泛的實際應用。許多企業入圍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行業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


      2023年,全行業積極響應國家 “雙碳”發展戰略,綠色化發展結出豐碩成果。一批企業列入國家級綠色工廠,行業企業研發制造的多種電動、氫能和混合動力等新能源工程機械不僅在國內工程施工領域受到好評,而且走向國際。其中,電動工程機械逐步形成了工況適應性好、零尾氣排放、低噪音、高可靠、易保養、高效率的競爭優勢。


      2023年,行業企業國際化步伐持續加快,海外業務占總體業務比重穩步上升,國際投資扎實推進,全球營銷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境外培訓、物流管理和零配件供應體系進一步加強,國際市場的美譽度和競爭優勢持續提升。


      展望2024年,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工程機械行業將大有作為。


      新的一年,全行業將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行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強鏈補鏈延鏈,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強科研投入,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促進人才隊伍建設,統籌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進一步提高行業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新的一年,行業各企業要持續把握好國內國際形勢變化,堅持市場機制、需求牽引,堅持戰略引領、開放合作、突出主業、精細管理,堅持問題導向、風險意識、底線思維,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和國際合作領域,持續推動國際合作走深走實,為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作出貢獻。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年


      櫛風沐雨,耕耘收獲,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 “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重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的攻堅之年。企業要瞄準推動高質量發展,聚焦重大戰略任務,關注國家級專項規劃,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樹立質量為本意識,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創建誠信互利共贏的市場環境,堅決扛起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科技安全、產業安全和經濟安全的使命擔當。要緊緊抓住新格局新形勢下帶來的機遇,推動行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革,切實提升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堅強保障。(記者 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