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消費品工業加快向“新”向好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6





      前三月,國產廠商研發AI眼鏡等智能產品超百款;前三月,化纖織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業增速超10%;前三月,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40.3%……


      今年一季度,面對外部壓力,各方聚力攻堅、協同發力,推動消費品工業實現加快向“新”向好發展,規上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較去年全年提升0.7個百分點,交出亮眼“開門紅”答卷。


      生產保持增長勢頭


      在東鵬飲料罐裝生產區,金屬罐體在傳送帶上被有序封蓋、貼標后,快速搬運上車,輸往各商超、便利店;在魏橋紡織綠色智能化工廠的細紗車間,62臺細紗機飛速運轉,每臺機器上,1800多個雪白的紗錠一字排開,抽出細如發絲的紗線;在廣州卡迪蓮的無塵車間,先進的自動化灌裝設備正將企業精心研制的乳液、面霜精準注入瓶身……


      產能是行業實現穩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季度,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消費品企業通過新增設備、改造技術等方式加力擴能擴產,生產勢頭迅猛、產量喜人,實現“起步就沖刺”。


      各部門“大顯身手”,持續推出惠企舉措。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加力擴圍實施,有力帶動消費品企業加快生產步伐;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發布通知,提出運用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重點輕工領域數字化改造升級,著力推動消費品企業提高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稅務部門進一步優化留抵退稅政策,著力緩解擴產企業生產經營的資金壓力……


      韓電電器負責人張元告訴記者,該企業投入技改資金上億元,對生產流程進行全面智能化改造。目前,單條生產線可同線生產10多種型號的冰箱,單線日產能從1000臺增長到1500臺。


      各地區靠前發力,“真金白銀”加大助企力度。


      河南省對一季度滿負荷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10萬元財政獎勵;福建泉州市對春節當月保持連續生產的規上工業企業,按1000元/人的標準進行獎補;廣西柳州市對一季度產量增幅達到要求的中成藥、人造板和家具企業,明確給予一定獎勵支持……


      央地協同發力,為消費品企業擴能擴產、加快生產、加大產量注入強勁動能。一季度,消費品工業14個主要大類行業中,有1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90種主要輕工業產品中,53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


      市場頻傳業績“喜報”


      經營情況是衡量消費品企業發展的關鍵指標。一季度,在各方的有力配合下,諸多消費品企業實現營收利潤“雙豐收”。


      各部門、各地區加力促進供需對接。


      一季度,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扎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各類“補貼”讓老百姓樂于消費、放心消費。據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介紹,一季度,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助動車制造、家用廚房電器具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78.8%、65.8%、21.7%,相關鏈條行業中的電子電路制造、家用電力器具專用配件制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39.4%、18.2%。


      此外,各地區多措并舉搭建產銷橋梁。海南第五屆消博會吸引了近2000家企業、超4000個消費品牌參展,達成意向簽約金額約920億元;福建詔安縣食品綜合品牌產銷專區在成都春季糖酒會亮相,現場成功簽約12個項目,簽約金額高達5400萬元……供需高效對接推動一眾消費品企業訂單量實現大幅增長。


      消費品企業加快創新步伐。


      “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68.37億元,同比增長12.89%。”四川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虹AI TV、AI冰箱、AI空調等AI家電在今年CES 2025展、上海AWE2025上亮相,充分彰顯了長虹家電全面AI化的科技硬實力。


      “一季度,利達糧油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利潤同比增長3%。”天津食品集團總經理趙國榮介紹,集團下屬利達糧油公司聚焦物理方法對小站稻進行精深加工,成功研發出實現改善集體睡眠質量功效的利達日思GABA米。


      創新驅動下,消費品企業不僅精準匹配了消費者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更開辟出全新增長賽道,以強勁的市場表現為行業一季度穩增長注入動能。


      外貿展現較強韌性


      在第137屆廣交會的展廳內,來自世界各地的采購商穿梭其中,與消費品企業代表熱切洽談;在浙江寧波舟山港,滿載中國制造消費品的集裝箱貨輪汽笛長鳴,緩緩駛離泊位;在某跨境電商直播間里,主播用多國語言推介美妝護膚、家居用品等,實時彈幕不斷刷新,訂單量持續上漲……


      外貿助力消費品企業打破地域限制,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同時推動企業及時了解全球消費市場的動態和趨勢,促進產品創新和升級。一季度,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消費品行業各方積極應對,發力破局國際市場,以自身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明顯。我國消費品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憑借配套齊全、轉型升級快、經營靈活的優勢,不斷推出“新品”“潮品”“爆品”,推動競爭力“煥新”。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今年一季度,玩具、服裝等行業,通過小訂單、多批次、快速反應的“小單快反”模式,將交貨周期從原來的1個月大幅壓縮到1周以內,顯著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市場多元化成效顯著。我國消費品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這些新興市場增長勢頭較快,為企業帶來了新商機。呂大良表示,一季度,我國對歐盟出口體育用品、對東南亞出口化妝品都實現兩位數增長。“我們的羽毛球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許多外國客戶見到我們的產品后,主動找上門來。現在,訂單已經排到四五個月之后了。”安徽三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戴見霖這樣告訴記者。


      外貿新業態持續助力。跨境電商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新業態之一,呈現出蓬勃生機,為消費品企業提供銷售新路徑。例如,四川廣元市匯星辰商貿有限公司的越南海外倉近日正式掛牌運營,該海外倉位主要儲存農副產品等產品,位于越南北江國際物流中心,為廣元外貿企業提供庫存管理、本土派送等服務功能……諸多企業通過建設海外智慧物流平臺等方式,更便捷地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拓展了市場空間。


      穩增長擴內需基礎逐步夯實,工業“壓艙石”作用持續鞏固。面對全球不確定性因素擾動,我國消費品工業以品質為基,以政策為帆,以創新為舟,在全球市場上競逐爭先。相信在各方的緊密配合下,我國消費品工業今年必將持續激活發展動能,為工業經濟的穩健前行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記者 陳相龍)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