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財政部發布今年前4個月財政收支運行情況顯示,全國財政收入累計降幅繼續收窄,中央收入月度增幅由負轉正。同時,財政支出進度2020年以來同期最快,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統計顯示,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616億元,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7個百分點。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收入下降3.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9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增長1.6%,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月度正增長;地方收入增長2.2%,增幅與一季度持平。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組成。統計顯示,稅收收入增幅4月份首月轉正。前4個月,全國稅收收入65556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增長1.9%,月度增幅首次由負轉正。分稅種看,前4個月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1.8%、1.8%、7.4%。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關稅、企業所得稅同比下降。
“增值稅、消費稅等在交易環節的稅收呈現同比增長的趨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場交易增多,增量財政金融政策發揮積極效應,經濟恢復性增長趨勢逐步顯現。”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
此外,前4個月,全國非稅收入15060億元,同比增長7.7%,主要是多渠道盤活資產等帶動。
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支出強度,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大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的支持力度。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3581億元,同比增長4.6%,完成預算的31.5%,支出進度為2020年以來同期最快。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2282億元,同比增長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299億元,同比增長3.9%。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石英華表示,財政政策在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沖擊,穩步擴大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新動能持續積聚,支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等方面積極發力。
全國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6852億元,同比增長8.5%;教育支出14481億元,增長7.4%;衛生健康支出7462億元,增長3.9%;科學技術支出2953億元,增長3.9%;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110億元,增長3.2%;商業服務業等支出652億元,增長29.5%。
李旭紅認為,財政支出持續增長,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展現了積極的財政政策下適度擴張的支出態勢。(記者 曾金華)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