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將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16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統一規范、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機制,更好幫助失信主體重塑信用。


      會議指出,要統一修復規則,健全資格審查、過程監督、結果認定等環節標準規范。要打破數據壁壘,盡快明確數據共享范圍、方式、頻率,促進相關領域社會數據互聯互通。要強化部門協同,在受理辦理、更新反饋、異議處理等工作中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專家表示,良好的信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此舉積極回應經營主體關切,推動我國信用環境邁向更高水平,將有力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振市場發展信心。


      近年來,我國企業信用環境穩步優化。據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修復企業違法失信信息877.79萬條,同比增長34.52%。


      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與信用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石新中說,完善信用修復制度,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釋放主體動能。當前,各行業、各地區信用修復標準不統一,缺乏全國性規范,導致經營主體面臨規則差異帶來的不公平。統一規則后,被限制的失信主體可恢復正常市場交易,如融資、商業合作等,可盤活龐大經營主體資源,促進經濟活躍度提升。消除非惡意失信對主體的長期負面影響,傳遞“容錯糾錯”的制度善意,將助力構建更包容的商業生態。


      石新中建議,下一步,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修復執行標準,統一各行業、各地區的信用修復前提條件,如整改完成度、信用培訓、時間間隔等,避免標準混亂。明確信用修復后信息刪除規則,要求各級信用平臺、金融機構、服務公司同步更新數據,實現全國信息共享互通。強化部門協同與監督機制,整合司法、稅務、金融等多領域資源,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對信用修復流程的監督,防止“虛假修復”,確保制度執行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將信用修復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整體規劃,與信用激勵措施聯動,形成“失信懲戒—修復激勵—信用重建”的閉環管理。(記者 趙文君、張曉潔)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