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重大利好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17-04-13





      在2016年跨境電商實行新稅制,即業界所稱的“48稅改”一周年之際,3月17日,商務部表示,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現階段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總體穩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


      筆者認為,此項規定一出,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重大利好。新政明確了跨境電商的監管標準按照個人物品進行,不再受制于通關單,這也就意味著從檢驗檢疫這塊已經為跨境電商松了綁,對于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同時,通過門檻降低,流通效率提高,消費者將受益于市場競爭享受到更低的價格。


      從“定稅”到“定標”,跨境電商步入健康有序軌道。去年“48稅改”是“定稅制”,明確了跨境電商的稅制和合法地位,淘汰了過去因為免稅產生的泡沫,打擊了不平等競爭;今年3月新政是“定標準”,明確監管標準,有利于刺激消費。通過稅和檢讓國家利益和國民利益得到統一,為跨境電商進一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打下基礎。


      去年“48稅改”,難倒跨境電商企業的并非稅制,而是通關單,通關單決定了商品的準入門檻,要求跨境電商商品按照國標檢驗檢疫,導致很多國外商品進不來。個人物品監管標準的出臺,實際上放開了跨境電商的監管限制,降低了貿易壁壘,有助于流通效率提高,消費者的選擇會更廣。同時,因為門檻降低,更多的競爭對手加入,在市場競爭調節下,消費者依然可以享受到優惠的商品價格,和優質的服務體驗。


      3月新政的出臺進一步印證了政府對于跨境電商的發展思路,傾向于有序、透明、陽光和高效。過去一年來,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已在印證這一點:海關總署部署全國統一化監管,由上到下、每個口岸合理合法運作;同時,稅改過渡期的出臺和延期,以及此次個人物品監管標準的明確,均表明了政府對于跨境電商發展的大力支持和有序引導。


      在政策規范之下,正規陽光的跨境電商平臺會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海外購物的熱情和信心將進一步增強,跨境電商也將步入新的高速發展軌道。


      新規定下跨境直郵模式優勢凸顯。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海外商品的需求不僅是商品本身,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日趨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對電商平臺自身品類的擴充、商品的更新速度及豐富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政跨境物品監管政策利好的影響,直郵的通關效率將進一步提高,直郵模式優勢進一步凸顯。


      以洋碼頭為例,在跨境直郵領域,洋碼頭早已深耕多年,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在全球布局了16個國際物流中心,同時建立了成熟的買手制彈性供應鏈,遍布全球的6萬名買手,帶來每日80萬件可購商品。在政策利好和先天優勢下,2017年洋碼頭將會聚焦三大戰役:一是為全球買手賦能,共建買手生態。二是強化內容營銷,深入二三線城市。三是物流再升級,成本和時效達到極致。目前日本到中國的物流線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本有望降低50%。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電商交易去年超20萬億元

      艾瑞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20 2萬億元,同比增長23 6%。其中,B2B電子商務占比最高,其次是網絡購物、在線旅游和本地生活服務O2O
      2017-05-02
    • 電商半年零售首破3萬億元

      電商半年零售首破3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半年報》顯示,從去年12月至今年5月,6個月網絡零售總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超過了2014年全年的數額,創下中國電商零售同期最高紀錄。
      2017-06-22
    • 消費升級倒逼跨境電商轉型

      事實上,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以“80、90后”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中國正迎來新一輪消費升級浪潮。在此背景下,跨境電商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新挑戰。
      2017-07-19
    • 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跨入“萬億時代” 跨境網購走向常態化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6-2017年度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為12000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33 3%,意味著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跨入“萬億時代”。
      2017-08-02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