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跨入“萬億時代” 跨境網購走向常態化


    來源:新華社   時間:2017-08-0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2016-2017年度中國跨境進口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為12000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33.3%,意味著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跨入“萬億時代”。


      近年來,我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規模增速迅猛。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2016年跨境進口電商在激烈競爭中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擴展平臺商品種類,完善售后服務,未來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市場交易額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目前,中國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在行業洗牌下,逐漸顯示出不同層次陣營,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相對規模較大平臺旗下的跨境進口電商;第二梯隊是一些綜合性的電商平臺;第三梯隊大多是母嬰類產品平臺。


      報告認為,跨境進口電商歷經多年發展,從個人代購到海淘再到規范化的跨境網購,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轉變,也是消費者對商品品質、品類追求的提升。隨著消費者跨境網購需求愈發旺盛,跨境網購正走向常態化。


      網易考拉海購首席執行官張蕾表示,中國消費升級正為全球企業與品牌帶來新機遇,跨境電商已成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新通道。


      當前,在跨境進口電商領域,業界普遍關注的一大熱點是稅收監管政策。2016年4月8日相關主管部門發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新政,要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后經國務院批準,自2016年5月11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有關監管要求給予一年過渡期,后來過渡期延長至2017年底。


      曹磊表示,跨境電商稅改目的一是維護全國稅收政策、法律法規執行中的統一性,盡可能減少國家進口稅款流失;二是降低線上線下進口消費品價差,維護傳統進口貿易、商品流通渠道的合法利益,減少因政策不到位引起的對當下實體零售業的沖擊;三是規范過去幾年一直“野蠻生長”的跨境進口電商行業,尤其是個人海淘代購行為。


      洋碼頭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碧波認為,稅收新政明確了跨境電商的監管標準按照個人物品進行,不再受制于通關單,意味著從檢驗檢疫上為跨境電商松了綁,對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同時,通過門檻降低,流通效率提高,消費者也將受益于市場競爭,享受到更低的價格。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行業表面繁榮背后也存隱憂。報告顯示,隨著用戶消費升級,近年來跨境海淘類投訴占比上升明顯,疑似售假、物流速度、客戶服務是跨境進口電商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跨境電商行業將迎來重大利好

      在2016年跨境電商實行新稅制,即業界所稱的“48稅改”一周年之際,3月17日,商務部表示,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準,現階段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總體穩定,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
      2017-04-13
    • 中國電商交易去年超20萬億元

      艾瑞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20 2萬億元,同比增長23 6%。其中,B2B電子商務占比最高,其次是網絡購物、在線旅游和本地生活服務O2O
      2017-05-02
    • 電商半年零售首破3萬億元

      電商半年零售首破3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半年報》顯示,從去年12月至今年5月,6個月網絡零售總額首次突破3萬億元,超過了2014年全年的數額,創下中國電商零售同期最高紀錄。
      2017-06-22
    • 消費升級倒逼跨境電商轉型

      事實上,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以“80、90后”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中國正迎來新一輪消費升級浪潮。在此背景下,跨境電商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新挑戰。
      2017-07-1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