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科普重在去偽存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24





      隨著醫療科普在社交平臺興起,越來越多的醫生開設賬號傳播知識,幫助公眾提升科學認知。然而,一些賬號趁機渾水摸魚、博取流量的偽科普亂象隨之出現。


      醫療偽科普視頻套路多,一些博主以“治病救人”之名,行坑蒙拐騙之實,不僅對公眾健康造成影響,更損害醫療行業公信力。偽科普現象的滋生,一方面源于部分賬號深陷流量陷阱,“圈錢”無底線;另一方面,醫學知識相對專業,公眾難以辨認真偽。再加上偽科普信息主體分散、花樣繁多、隱蔽性強、鑒別成本高等,給監管治理帶來較大難度。


      當前,我國短視頻用戶量超9億,越來越多公眾通過短視頻獲取醫療健康知識。健康科普旨在傳遞科學健康理念,讓公眾加強對疾病的日常防范,而非制造新的焦慮和恐慌。對偽科普短視頻,需大力整治,強化監管。


      用嚴監管捍衛網絡凈土。近年來,監管部門和平臺不斷織密監管網,一批違法違規賬號得到處置。但隨著新技術、新信息不斷出現,仍需與時俱進創新技術防控、人工防控手段,深挖偽科普亂象背后的利益鏈條,加大對不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還科普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


      用真科學擊碎“科普”謠言。當前,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健康科普短視頻的興起和傳播,折射出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對高質量、便捷健康信息的需求。要引導更多懂醫療、會傳播的人才參與到健康科普中來,鼓勵更多優質科普內容生產者發聲。網絡平臺則要提高判斷識別科普信息質量水準的能力,為優質內容提供更多機會,讓真科普脫穎而出、偽科普無處容身。(王 琳)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