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揭曉 國藥集團蟬聯第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08





      日前,在2024年(第4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2023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發布。其中,國藥集團繼續蟬聯榜首,華潤醫藥、齊魯制藥、復星醫藥、中國遠大集團、石藥集團、廣藥集團、上海醫藥、揚子江藥業、修正藥業位列排行榜第二至第十位。


      2023年,我國醫藥行業繼續承壓,但百強企業依舊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格局,且呈現出積極求變等特點。


      行業發展承壓強者恒強格局初現


      2023年,我國醫藥行業面臨多重壓力,如國際需求復蘇緩慢、國內資本市場遇冷等。這些壓力也直接體現在數據上。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度百強榜單醫藥工業多項經營指標回落,主營業務收入和出口交貨值等呈現負增長。


      2023年,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0301.9億元,同比下降0.29%;百強門檻由2022年的33.9億元下降至30.9億元,其中十強門檻由264.6億元下調至253.3億元;百強企業出口交貨值為877.3億元,同比下降21.4%。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任郭文分析認為,本屆百強榜單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回落,說明百強企業整體已由高速增長進入調整階段;百強企業出口交貨值呈現較大幅度下降,進一步反映出醫藥企業增長承壓的事實。


      “但把時間維度拉長,可以看到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基本面仍是穩中向好。”郭文表示,2023年,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醫藥工業營收中的比重為34.9%,與2022年相比增加了4.1%,接近新冠疫情前水平(2019年比重為35.6%),行業集中度有所回升。


      回溯近10年來的百強榜單,2014到2023年間有164家企業上榜百強,其中56家企業連續10年上榜,上榜次數大于5次的企業占上榜總次數的85.6%。這充分說明我國醫藥工業頭部企業格局已總體趨于穩定。


      較之2022年百強榜單,2023年有11家企業跌出百強,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企業是以生產疫情防控相關產品為主。取而代之的是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細分領域深度耕耘的頭部企業。


      “這意味著企業只有提升綜合實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成為持久的強者。”郭文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榜單中,十強企業的名字與上一年相同,只是位次調整。其中,國藥集團第四年蟬聯榜首,其余9家企業均有不同幅度的位次更迭。華潤醫藥、齊魯制藥、中國遠大集團、石藥集團、揚子江藥業相較2022年排名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復星醫藥、廣藥集團、上海醫藥、修正藥業相較2022年排名下降。


      總體看來,我國醫藥行業強者恒強的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企業積極求變內生外延雙輪驅動


      盡管百強企業增長承壓,但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面對艱難的環境,百強企業適時調整戰略和經營策略,通過研發創新、營銷變革、國際拓展等多舉措積極求變,在行業中占據了優勢地位。


      2018—2023年百強企業研發投入逐年增加。2023年百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為7.79億元,同比增長0.4%;研發投入強度為7.6%,較上一年提升了0.8%。同時,研發強度梯度分布也呈現積極變化,2023年研發強度在5%~10%、10%~15%和高于15%的企業數量較上一年度分別增加了2家、2家和5家。


      由于持續的研發投入,百強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創新成果不斷落地。2023年我國共有41個創新藥獲批上市,其中百強企業獲批創新藥數占31.7%;其新藥臨床試驗受理數和上市申請受理數分別由2019年的295個和102個增長至2023年的807個和158個。


      郭文介紹,除了研發創新,百強企業通過合規營銷、個性化營銷、數字化營銷等營銷端的一系列探索,在存量市場中積極尋找增量。以創新藥營銷為例,先聲藥業與邁博藥業、安諦康、康乃德生物醫藥等就創新藥產品開展商業化合作;恒瑞醫藥成立DTP專職團隊,通過整合及拓展DTP藥房等渠道,專業賦能腫瘤等新特創新藥的院外管理。


      此外,國際拓展一直是百強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隨著國內藥企創新研發能力不斷加強,我國創新藥出海能力也顯著提升。例如,2023年,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特瑞普利單抗、呋喹替尼、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4款中國新藥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上市;斯魯利單抗在印度尼西亞獲批上市,成為首個在東南亞國家成功上市的國產PD-1單抗。2023年,我國創新藥海外許可交易(License-out)數量和金額也取得優異成績,恒瑞醫藥、海思科、豪森藥業、石藥集團、正大天睛、復星醫藥等企業均有海外License-out項目。


      在注重內生式發展的同時,百強企業也加快外延式擴張,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管線擴增或產業鏈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例如,國藥集團、華潤醫藥、中國遠大集團等均通過一系列并購重組不斷擴大業務版圖。


      “綜觀2023年,中國醫藥工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百強企業展示出迎難而上的力量與韌性。展望未來,作為行業發展的標桿和中流砥柱,百強企業需以全球視野開展創新合作,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引領醫藥工業加速轉型升級,筑牢健康中國之基。”郭文表示。(郭婷)


      轉自:中國醫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