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轉換、業態升級、場景營造 工業遺產煥新貌釋放經濟新增長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6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工業遺存的保護和再利用是城市建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問題。如何通過更新來讓這些廢棄的老廠房、老廠區,煥發出新活力?


      在山東,這個名為“579百工集”的園區,曾經是濟南東部最大的舊貨和建材交易市場,如今,成了當地文旅消費積聚區。


      改變來自更新。當地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以這個項目為試點進行了一番嘗試,他們沒有選擇大拆大建,而是將原有建筑保留下來,通過微更新、輕改造,再加以利用。


      挖掘工業遺存的文化價值,讓老廠區的歷史風貌得到妥善保護,再通過新業態的注入實現華麗轉身。濟南“579百工集”現在已經簽約入駐商戶達到50多家。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多個項目中得以推廣。


      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更新推進處處長趙欣介紹,2024年以來,他們啟動實施100多個城市更新項目,采取小規模、漸進式、微更新方式,同步實現完善片區配套設施、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群眾居住品質的綜合成效。


      與“579百工集”一樣,位于南昌老城區的東湖意庫,也在通過類似的方式實現“煥新”。作為江西曾經最大的外貿貨物儲運基地,這個項目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不僅保留了90%的老式建筑,更是通過微更新模式,對具有時代特色的蘇式無梁樓蓋建筑等進行了修復。如今,通過場景營造和文化運營,這片工業遺跡正在不斷被活化利用起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的實施,如何將“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要求落地落實,不僅關系著重塑城市的物理形態,更可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更廣闊的內需空間。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表示,老舊街區、老舊廠區更新既是推進空間煥新、品質提升的關鍵手段,也是提升城市活力、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通過功能轉換、業態升級、場景營造,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新型消費空間,集聚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等新興產業,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空間有機整合 老廠區重新融入城市發展


      據了解,除了微更新、輕改造,一些地方還通過空間整合等一系列舉措,將曾經閑置和廢棄的工業遺產,以全新的姿態重新融入城市的發展脈絡。


      前不久,石家莊市和平路與建設大街交會處東北角的棉一、棉二廠區舊址,一經開放就吸引了不少游客。


      作為曾經華北地區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最多的時候石家莊擁有7座紡織廠。如何利用好荒廢的工業遺存,石家莊市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對棉一、棉二廠區舊址的18棟建筑進行加固改造。打造了集文化體驗、潮流消費、藝術展演于一體的城市新空間。


      同樣,在南昌經開區的新勢力文創公園,為了能夠盤活這處原本閑置的客車廠,改造項目工作人員摸排調研后發現,周邊分布著多所大中專院校,年輕群體對文娛體育需求十分旺盛,于是決定在最大限度保留老廠房的紅磚外墻、鋼結構框架等歷史元素的同時,將這里打造成文體綜合性園區。這樣的做法,也是目前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種開發經營模式。


      南昌目前已完成13個老廠區的改造升級,占地面積約986畝。


      南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更新科四級主任科員王啟茜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系統梳理工業遺存和低效產業,因地制宜盤活這些存量資源,實現保護和利用協同推進。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