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金融資源正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科技金融的多項舉措正為科技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也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上海:“模速空間”培育產業賦能“核爆點”
“模速空間”智能產品體驗中心,匯聚了智能眼鏡、腦機接口等200多件科技產品,人工智能驅動的3D打印玩偶具備擬人化交互能力。文字轉動漫形象只需數秒即可完成,“模速空間”孵化的大模型垂類應用加速催生各類創新科技產品。
企業負責人湯皓誠介紹,他們基于人工智能的先進技術,希望把專家級的研究服務能力,還有專家級、機構級的數據知識庫,普惠給普通個人投資者。
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超400家
截至目前,“模速空間”入駐企業百余家,輻射帶動周邊地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超400家,累計推動50個備案大模型落地,約占上海全市的61%。
多維驅動 吸引超千億元規模基金入駐
多家金融機構正在研究基于知識產權、技術能力評估等要素,為“模速空間”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模速空間”還吸引了600億元國家人工智能產業基金、225億元上海市人工智能母基金、200億元資金規模徐匯資本等超千億元規模基金入駐。
“模速空間”打造國內首個“算力生態超市”
“模速空間”打造了國內首個“算力生態超市”,尤其是公共語料、金融、人才等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暢通算力融資等渠道。
上海市徐匯區新型工業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黃明峰表示,讓企業創新創業的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讓人工智能產業鏈最長,但是技術轉化、市場應用落地的路徑最短。
機器人“超市”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作為徐匯區“一核引領、三圈輻射”產業鏈上的一環,上海漕河涇開發區,在人形機器人孵化器共設立總規模約2億元的專屬“人形機器人發展基金”。
在科技金融的支持下,開發區里的人形機器人“超市”初具規模。園區共1.5萬家企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大廠獨角獸、科技型中小企業共生共榮,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