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7日,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舉辦。剛剛主辦了“灣區升明月”2021大灣區中秋電影音樂晚會的紫荊文化集團,攜內地與香港多家直屬企業組團,首次亮相第十七屆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館,展示集團各業務板塊及發展理念,彰顯為大灣區文化建設、港澳地區與內地文化交流、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作出積極貢獻的信心。
走進第十七屆文博會粵港澳大灣區館,一朵巨大的紫荊花盛放在大灣區“9+2”城市群中,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是紫荊文化集團展廳。“我們整個展覽體現的是‘文化是根、文化是魂’。”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穎琳介紹。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展廳分為“根·系”“葉·脈”“枝·榮”“木·秀”4個篇章,以紫荊花樹生長的意象與“時態”的概念,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全面展示紫荊文化集團誕生、發展、壯大的過程。
“紫荊文化集團致力于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將充分發掘拓展境內外優質文化資源,打造業務布局完整、管理體系完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較強,影響力覆蓋港澳臺和東南亞、輻射全球的文化旗艦。”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說。
據了解,紫荊文化集團組建以來,始終把講好中國故事,向港澳同胞和國際社會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作為重要責任,精心組織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宣傳和大型文化活動;6月至7月在香港舉辦了“百年歷史·當代中國”學生知識大賽,聯合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中聯辦等舉辦“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百年偉業”大型主題展覽、“時代精神耀香江——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展”等活動,獲得港澳社會各界的好評和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以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是紫荊文化集團展廳的另一大亮點。
進入展廳中部,由前沿科技手段打造的沉浸式全景數字體驗盒中,正展示著中華傳統水墨名家畫作。“因為疫情,我們很多演出和展覽都受到影響。目前,我們正在研發全景數字化體驗技術。希望將演出、典藏畫作,以數字化、沉浸式的方式,展現給觀眾朋友們。”張穎琳介紹,將通過高清數字化,將價值連城的美術作品,通過線上方式展示,讓更多愛好美術、愛好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人能夠更好、更深入地了解。
在展廳展板設計上,紫荊文化集團還運用了豐富的新技術手段,采用了多塊具有高透光率特性的新型透明OLED屏幕,構建起一個極具科技感、未來感和互動性的展陳空間,與展示的互聯網內容相得益彰,呈現紫荊文化集團旗下的新媒體矩陣。據悉,此次紫荊文化集團展廳還采用了線上線下同時展示的形式,本屆文博會閉幕后,仍可通過VR手段進行“云觀展”。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