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積分歷險記》《我的世界》《健身環大冒險》等多款垂直細分領域的爆款游戲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玩家感受到“功能游戲”寓教于樂的獨特魅力。然而有數據統計顯示,全球“功能游戲”市場規模超400億元,受眾人群約1.6億,但國產同類游戲市場規模僅6.3億元,產品以科普教育類為主,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
20日,中國首個以發展功能性電競游戲為宗旨的產業聯盟——“中國功能游戲產業聯盟”在上海宣布成立,致力于推進游戲與社會場景融合發展,培育健康的創新生態體系。當天,首屆校園電競創智大賽總決賽在上海外灘國際電競文化中心舉行,積極探索電競游戲新的“破圈賽道”。
“功能游戲”拓展青少年的學習和認知空間
當下,游戲已不局限于滿足娛樂性和競技性的需求,新興的“功能游戲”通過產、學、研相結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開發、運營體系與合作機制。
什么是“功能游戲”?在上海市網絡游戲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帥看來,經典游戲《大航海時代》系列就是地理主題的“功能游戲”,玩家不僅可以從中認識并熟悉世界地圖,還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真正感受到其寓教于樂的一面。
“功能游戲”以“游戲+”的方式,將數字科技賦能各個社會領域。美國明尼蘇達州動物園曾推出過一款“游戲+生物”的游戲《野狼謎蹤》,以一頭幼年郊狼長成“狼王”的故事為主線,穿插了黃石公園生態系統的知識,讓玩家深入了解保護自然的重要意義。游戲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真實環境,充滿生機而又殘酷激烈的野生動物世界對喜愛自然的玩家有著巨大吸引力。
“游戲正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交流語言,適度參與‘功能游戲’可以拓展時下青少年的學習和認知空間,為他們帶來更健全的生活環境。”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秘書長朱沁沁從“功能游戲”中找到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新渠道。專家認為,伴隨科技高速發展,“功能游戲”可以擺脫屏幕的桎梏,與現實生活中的游戲活動相結合,鼓勵更多玩家從游戲中得到樂趣、收獲健康。在主題為“新電競、新教育”的創智電競論壇上,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副秘書長兼電子競技分會秘書長陳勝喜指出,“‘功能游戲’作為健康游戲的先驅者,對于深入貫徹發展數字經濟和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起到重要部署作用”。
然而,國內的“功能游戲”目前依然發展得不太充分,市場沒有得到完全激發,導致行業規模小、利潤低。產業鏈不完整、缺乏專業人才,是國內“功能游戲”市場的最大短板。中電創智董事、總經理胡超認為,這一問題本質上是許多“功能游戲”并沒有應用到合適場景中,導致其蘊含的“功能”意義尚未充分發揮,也沒有得到正常的商業回饋。據悉,新成立的“中國功能游戲產業聯盟”將打通5G、云平臺等產業鏈環節,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內容健康、寓教于樂、啟迪思維、創新益智的“功能游戲”相融合。
“功能游戲”有望讓電競走出賽場,走向校園和家庭
近日,電子競技獲準列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競賽項目,影響力正輻射到社會各個群體。業內人士預測,“功能游戲”可以擴大傳統電競賽事的受眾面,有望讓電競走出賽場,走向校園和家庭。電競賽事與教育、建筑、科技等各個場景的結合,不僅能夠讓參賽的選手與學生獲得成就感,也能夠讓家長了解真正的健康游戲。
由中電創智、上海市校園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和嗶哩嗶哩聯合主辦的首屆校園電競創智大賽總決賽日前落幕。大賽以功能性沙盒游戲《我的世界》為比賽項目,主要考察參賽隊伍的創意與設計能力,參賽選手以來自全國各地的在校學生為主。以“我心中的現代數字城市”為主題,報名參賽的110多支隊伍通過“未來數字建筑”和“未來數字交通”兩條賽道,在線上描畫出一座座充滿創意與靈感的“未來城市”。經過游戲領域專業評委的綜合評比,6支優秀隊伍脫穎而出,進入線下決賽。
在校園電競創智大賽總決賽舞臺上,參賽隊伍秀出“絕活”,展示作品中蘊含的豐富創意。在“未來建筑”板塊,“鹿特丹幻奏樂團”隊伍構想出未來世界的模樣,其靈感來源于科幻電影中人們對大都會的暢想。“未來交通”板塊中,“天璇工作室”描摹了數字世界的“星際旅行”方式,通過對游戲中相關素材的巧妙應用,實現了在數秒間傳送游戲角色的場景。最終,他們分別捧得大賽兩條“賽道”的桂冠。創新型電競賽事不僅獲得了玩家、老師與家長們的支持和歡迎,也豐富了上海“電競之都”多元化的內涵。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