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反映湖南衛視動畫片《菲夢少女2》“價值導向有問題”,理由是動畫人物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穿得花里胡哨還在舞臺上表演換裝。對此,湖南廣電回應稱,內容沒有導向方面問題,但忽略了動畫片對未成年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已責令電視臺核查整改。
動畫人物頭發不可以有顏色?顯然不是。《西游記》里孫悟空頭發略顯棕色,《灌籃高手》櫻木花道頭發是紅色,許多動漫片里人物發色不重樣,但人們很少表達意見。一則,不同人的發色本來就有區別,不一定是“染”的結果;二則,動畫中人物較多、環境復雜,善用顏色可以凸顯角色的辨識度,不一定有“染”的意圖。
事實上,相關部門從來沒有說過“頭發不允許染顏色”,動畫片被整改也得不出類似結論。一些網友從“染發”延伸開去,說“以后《西游記》也別看了,里面有好多紅毛綠毛的妖怪”……其實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整改令內容看,主觀上沒有禁錮動畫作品創作力的意圖,只是擔心會形成潛移默化的負面作用。作品究竟有沒有這樣的風險,最好還是就事論事,回歸到具體層面上去。
任何討論不能脫離語境,具體事物需要具體分析。“妖怪形形色色”這樣的內容,多出現在神話、童話類題材中,代表的是想象力,它們和現實世界有抽離,觀眾不會因此而產生認識偏差。但《菲夢少女2》是偏現實題材,觀眾代入感強,“頭發顏色”“表演換裝”這樣的細節是有感染力、穿透力的。倘若在創作理念上,“發色”跟“時尚”等詞匯有關,“變裝”和“性感”產生關聯,那么,家長完全有理由擔心孩子會進行模仿。
換個方式想想,動畫作品多如牛毛,舉報者為什么唯獨揪住了《菲夢少女2》?稍作探究,這個動畫片講的是一群有音樂夢想的少女追求音樂和舞臺夢的故事,聽起來像不像現在的大量團綜選秀節目?長期耳濡目染接觸這類動畫片,是不是會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這個方面講,家長擔心“價值導向有問題”不是沒有道理的。“頭發染成五顏六色”可能不是一個充分的理由,但其背后的民意訴求值得重視。
人的腦海中大都存在刻板印象,這要求我們評價任何一種現象時,最好先作深入了解,這樣會糾正自己的偏見,或者批評得更有針對性。許多人一看到“動畫人物染發被舉報”,馬上就跳起腳來,恰恰是浮光掠影、望文生義的表現。《菲夢少女2》被舉報,不應該進行多度延伸和解讀。相反,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舉報者舉報的原因——是不是動畫片過于“貼近現實”,讓許多家長產生了擔憂心理?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