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農旅”小鎮的互聯網思維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11





      在種植著20多種不同水果的千畝果園中,游客選擇任一果園采摘喜歡的水果,放入一個“智慧采摘籃”中,水果的品種、重量和價格,將實時顯示在果籃上的LED小屏和手機上。游客在線支付后再輸入地址,果園服務人員將把水果打包,并送到指定的地點。


      在江西鷹潭市的余江區靈溪小鎮鄉村旅游園區中,只需要游客領果籃時,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享受到這一服務。


      “我們發明的‘智慧采摘籃’嵌入了傳感器、定位、無線通信等技術,實現了從取設備到結賬全流程自助式客戶采摘服務。”小鎮的技術總監王文告訴記者,系統平臺會對每一個設備分配唯一二維碼,客戶通過掃描實時二維碼激活采摘籃,它就會自動判斷采摘的果品種類并進行計價,同時將內置傳感器采集到的信息以及客戶指令,通過網絡上傳至服務器,實現自助采摘、支付功能。


      “除了采摘、支付、運輸等環節,消費者今后還可以直接在手機上追溯水果生長環境和生產全程信息,并進行線上消費和互動評價,這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王文說,采集的消費大數據信息反過來又能促進園區的生產管理。


      記者在靈溪小鎮智慧園區辦公大樓大廳看到,整個園區上千畝水果種植基地的信息,全部顯示在一塊LED大屏幕上,其背后的“大腦”是一款小鎮自主開發的智慧農業軟件控制平臺,這個平臺是整個小鎮種植基地管理的信息中樞。“智慧采摘籃”就是小鎮“農旅結合”產業運營互聯網思維的一部分。


      “基地中每塊地里都有傳感設備,它用于定位地塊、監測土壤肥力、水分和溫度情況,以及植物的病蟲害信息。”靈溪小鎮總經理陳育平說,這些信息匯總后與公司的智慧農業任務管理系統相結合,就可以根據情況,將相應的生產任務下達到生產人員的手機上,讓他們執行相應的生產行為。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生產和管理的精準化、實時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


      “用互聯網思維打造高效、高質量的‘農旅’結合休閑旅游模式是我們的目標。”陳育平告訴記者,作為一個集農業和生態休閑觀光、水上樂園、餐飲服務、戶外活動于一體的多元化“農旅”園區,目前技術團隊正在探索進一步將小鎮的各個生產和消費環節進行集成。屆時,游客只需要下載一個App,就可以自由選擇想體驗的項目,消費完成以后,打開手機就可以進行支付。游客消費體驗的滿意度,也可以通過后臺反饋,以幫助園區改善運營。


      “探索還遠未停止。”王文說,他們的團隊中有10多位來自國內知名高校的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今后將研發一整套系統的、可推廣的“智慧農旅”生產管理模式。(記者 秦宏 沈洋 田耘)


      原標題:一個“農旅”小鎮的互聯網思維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夯實產業“地基” 特色小鎮建設步入“理性”階段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主任劉澄說,“全國范圍內,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省級小鎮等總量已經突破1500個,超過500個小鎮以文化旅游作為主導產業。而大量的文化旅游項目集中推進,是否有真實的市場需求,需要持續觀察。
      2018-04-10
    • “小鎮·崛起”探索高質量的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2018年4月21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和工信部工業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特色小鎮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特色小鎮產業鏈資源合作開放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8-04-23
    • 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的有力推手

      邢臺市現有國家級特色小鎮3個,省級特色小鎮7個。作為傳統的農業市,邢臺市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小鎮建設,借此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步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2018-05-21
    • 專家: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依靠房地產來造鎮,且不說在用地規模上一定會對其他產業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進而導致資源錯配,由于地產商缺少產業運作經驗,而且本身房地產也缺少技術含量,結果造出來的特色小鎮必然是一個缺乏內容與產業支撐的空心鎮。
      2018-06-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