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鎮經濟”折射產業結構新變遷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27





      “皮革之鄉”海寧、“國際襪都”大唐……在中國經濟版圖中,有著諸多制造業小鎮。以一方水土,育特色產業,看似“不起眼”,卻聞名海外。在曾經外向型經濟主導的時代,這些小鎮通過加工制造繁榮一個產業,“墻內開花墻外香”。


      如今,從代工到設計、制造到服務,由產業集群變成創客基地,這些小鎮有了新的故事,“小鎮經濟”折射出產業、區域結構發展的新意。


      不久前,記者走進浙江濮院,感受到這個羊毛衫小鎮的時尚變遷。江南水鄉中錯落著現代的工廠,擁有智能生產線、現代物流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引進了設計學院,辦起了時裝周……從“做嫁衣”到創品牌,“濮院毛衫”區域品牌價值已超75億元。很多類似濮院的小鎮也在“舊貌”換“新顏”。


      一定程度上,小鎮經濟,就是區域和產業經濟的縮影。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產業邁向中高端,消費加快升級,如果思維方式還停留在老套路上,不僅難有出路,還會坐失良機。告別生產、配套企業集聚模式,將技術、工藝迭代升級,聚集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游、雙創,小鎮的變化既順應經濟大潮,也體現著產業、區域升級的步伐。


      創新多元,小鎮的轉型應“千人千面”。突出產業特色和跨界融合,一些小鎮探索也為下一步的產業升級、區域發展帶來“先聲”。


      藝尚小鎮率先實現共享面料和平臺App搶單,為服裝業融入工業互聯網、柔性制造做出示范;從新能源汽車制造延展到共享出行、旅游,寧海智能汽車小鎮形成跨界新生態;從產業集群轉向雙創平臺,產業內部、產業之間的合作方式更加開放……不少探索代表著相關產業和區域發展的方向,一點一滴推動著經濟格局變遷。


      專注于云計算的云棲小鎮、物聯網小鎮、機器人小鎮……一些立足于先進制造和高新技術的小鎮浮出水面,逐漸成為創新高地和撬動轉型的“新杠桿”。


      與單個產品或企業相比,小鎮的形態更加復雜,創新也更加不易。我們既要從一些成功探索中看到產業、區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動能;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還有不少小鎮囿于傳統思維,尚未擺脫依靠房地產、低端制造等現狀。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向好基礎仍需鞏固,尤需從小鎮創新中汲取力量,發揮“樣本”作用,帶動存量變遷與結構升級。通過特色小鎮等方式推進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部門也出臺諸多政策。


      以小鎮視角觀察中國經濟,用小鎮創新帶動中國經濟。人們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小鎮樣本”,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張辛欣)


      原標題:“小鎮經濟”折射產業結構新變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夯實產業“地基” 特色小鎮建設步入“理性”階段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主任劉澄說,“全國范圍內,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省級小鎮等總量已經突破1500個,超過500個小鎮以文化旅游作為主導產業。而大量的文化旅游項目集中推進,是否有真實的市場需求,需要持續觀察。
      2018-04-10
    • “小鎮·崛起”探索高質量的特色小鎮發展之路

      2018年4月21日,由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和工信部工業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特色小鎮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二屆特色小鎮產業鏈資源合作開放大會在北京召開。
      2018-04-23
    • 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的有力推手

      邢臺市現有國家級特色小鎮3個,省級特色小鎮7個。作為傳統的農業市,邢臺市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小鎮建設,借此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轉型步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2018-05-21
    • 專家:特色小鎮應當貼近鄉村振興的心臟

      依靠房地產來造鎮,且不說在用地規模上一定會對其他產業投資形成“擠出效應”進而導致資源錯配,由于地產商缺少產業運作經驗,而且本身房地產也缺少技術含量,結果造出來的特色小鎮必然是一個缺乏內容與產業支撐的空心鎮。
      2018-06-04

    熱點視頻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