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紅色名片助力全域旅游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3





      “松毛嶺這里長眠著1萬多名紅軍烈士……”8月1日,在連城縣紅色旅游景點松毛嶺戰役遺址,來自廈門的周先生一邊參觀戰役遺址,一邊給孩子介紹曾經發生在這的歷史,希望孩子假期的閩西“紅色之旅”能得到更多的紅色文化熏陶。


      2016年,連城縣松毛嶺戰地紅色遺址群被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黨員干部教育基地。這幾天,松毛嶺戰役紀念碑前的廣場上人潮涌動。“每年的‘八一’前后,村子里都非常熱鬧,前來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連城縣朋口鎮黨委書記陳聚水說,“通過延長紅色旅游產業鏈,組織游客唱紅歌、參觀紀念館、發展創意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提升了紅色旅游影響力。”


      紅色資源 推動旅游聯動發展


      “紅色資源是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進行了一系列偉大的革命斗爭實踐活動,毛澤東曾三次到新泉,他指導創辦了中央蘇區第一所工農婦女夜校——新泉工農婦女夜校,開展了著名的政治、軍事整訓——新泉整訓,起草了我黨我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古田會議決議》。”說起紅軍故事,連城縣風景區管委會主任楊曉春如數家珍:松毛嶺戰役是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在閩的最后一戰,萬余名無名紅軍戰士犧牲在松毛嶺,為中央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目前松毛嶺還保留了全國少有的紅軍指揮所、戰壕、碉堡、軍營、醫院、伙房等遺址。


      據楊曉春介紹,連城擁有29個省級革命基點村、144個縣級革命基點村,在眾多的紅色革命遺址中,保存有望云草室、婦女夜校等6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何整合紅色資源,助力連城全域旅游是連城旅游工作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朋口鎮黨委書記陳聚水說,“以松毛嶺戰地遺址、‘新泉整訓’舊址群為核心,形成朋口、宣和、新泉、廟前紅色旅游經濟文化帶。”陳聚水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連城縣圍繞“弘揚紅色精神、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把紅色資源作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精心編制《紅色旅游發展規劃》,打造“紅色之旅”經典線路,保護與開發同時進行,深入挖掘紅色旅游思想文化內涵,積極開發紅色旅游項目和紅色旅游產品,加快紅色文化旅游發展,著力構建“紅色+綠色+古色+景色+特色”旅游聯動發展和融合發展的新機制,讓連城更多紅色景點走向市場。


      完善設施 打造紅色旅游品牌


      “松毛嶺先后投入近500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松毛嶺戰地遺址列入2016年度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今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楊曉春告訴記者,近年來,連城縣高度重視松毛嶺戰地遺址保護開發,成立松毛嶺戰地遺址保護協會,建成松毛嶺紅軍墓、紅軍廣場、紀念碑、旅游公路、瞭望臺、游步道,修復了部分紅軍戰壕、小道等設施。


      “總投資1.2億元的紅色旅游公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紅色休閑旅游名鎮建設。”新泉鎮黨委書記林志強介紹。近年來,新泉鎮緊緊抓住新泉紅四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舊址被列入首批國家紅色旅游經典路線的機遇,先后實施一批紅色經典景區景觀改造提升項目,完成游客中心立面改造、停車場、萬人臺3000平方米紅色整訓操練場建設,完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紀念墻與廣場景觀改造,對張氏家廟、紅四軍司令部舊址等進行維修,實施新泉商業街、美食一條街改造項目,美化集鎮環境,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同時,該鎮還深入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等,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如今,新泉整訓舊址群、松毛嶺戰地遺址等景區紅色研學旅游備受青睞,游客追尋革命記憶,接受紅色洗禮,靈魂得到升華,繼承光榮傳統,發揚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通過一系列舉措,連城紅色旅游走上了品牌化的路子,成功打造了以新泉整訓舊址群、松毛嶺戰地遺址為龍頭,還有“紅色培田”舊址群、廟前“孔清祠”“繼志堂”和賴源陳家村毛主席故居等30多處紅色旅游系列產品,積極探索紅色旅游全域發展的路徑,提高全域旅游發展水平。


      融合發展 經濟增效農民增收


      “每逢節假日,來農家樂吃飯的游客都會爆滿,我們端起了旅游這個‘金飯碗’。”朋口鎮農家樂的陳老板對這幾年的變化感受很深,街道兩旁的紅色主題墻繪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改造后的線纜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美化了村落,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著強勁的“引擎”。


      “平均每天都會有10多桌客人。”新泉鎮紅色旅游景區附近一家農家餐館的經營者張進耿正在忙乎游客中午的訂餐。


      張進耿之前在外打工,前些年,他回到家鄉參加新泉客家廚師培訓后,開起了飯店。這兩年他結合當地紅色旅游主題,以紅米飯、紅薯、南瓜湯等做成“紅軍飯”套餐,頗受游客喜愛。如今,他的餐館一年的營業額有60多萬元。


      連城不僅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其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同樣吸引著八方來客。近年來,連城縣將“紅色旅游+”理念融入全域旅游發展全過程,推動紅色旅游與生態建設、特色產業、現代科技、創意文化、新農村建設有效銜接,推動紅色旅游與周邊的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溫泉旅游相融合,提升連城紅色旅游競爭力。


      紅色旅游的加快發展,也帶動景區周邊餐飲、住宿、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連城依托紅色旅游,發動農民做優做強美食、溫泉、農業等產業,不僅提高了景區周邊村民收入,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僅新泉鎮,這幾年就發展農家樂餐館60多家、溫泉服務場所20余處,以及千畝反季節蔬菜、千畝水果采摘園、千畝筍用竹等農產品原料基地,圍繞紅色景點、溫泉度假和鄉村休閑旅游空間布局,形成以“愛國教育、休閑度假、生態觀光”等紅色與鄉村旅游融合的精品旅游線路,直接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近萬名農民在紅色旅游產業鏈中受益。


      做好“紅色”文章


      相關鏈接>>>


      連城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原中央蘇區縣,紅色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連城以紅色文化為引領,做好紅色文章,整合全縣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保護與開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拓展旅游市場,著力打造紅色旅游經典線路,帶動紅色旅游快速發展。


      在連城縣朋口鎮,記者不時看到一群群穿著紅軍裝、聽著紅軍故事、吃著紅軍餐的游客。這些游客自發地到無名紅軍烈士墓前鞠躬、默哀、敬獻花籃,面向紀念碑高舉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景區工作人員項如安告訴記者,現在景區每天都有幾百人到這里參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多的時候有幾千人。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外地游客特別多,帶孩子來聽革命故事的也越來越多。有的家庭為了讓孩子更詳細地了解紅軍故事,還用了大量的時間,請講解員為孩子們講故事。“說明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愛國主義教育,更希望孩子們接受正能量。”項如安如是理解。


      “紅色名片”成為連城發展全域旅游工作的又一亮點。以前只有留守老人和兒童的鄉村,變成了游人如潮的現代化小鎮,今年上半年紅色旅游接待游客31.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和35.3%。(魏桂蓮)


      原標題:擦亮紅色名片助力全域旅游


      轉自:福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清明假期旅游市場一大特點:紅色旅游增春色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不知不覺間,春意已悄然環繞。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大部地區雖出現較大幅度降溫,對出游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游客的出游熱情不減。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綜合測算,清明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旅...
      2018-04-12
    • “互聯網+旅游”引爆紅色旅游熱

      “龍華烈士紀念館里, ‘風箏’正在呼叫‘飛鷹’,永不消逝的電波傳遞著革命的火種……”昨天開幕的第十五屆上海世界旅游博覽會上,上海旅游部門推出的多條浸入式紅色旅游線路受到了各方熱捧。
      2018-05-25
    • 暑期紅色旅游出游人次將過億 00后游客同比增六成

      “七一”即將到來,紅色旅游“火”了。記者從國內各大旅行平臺獲悉,今年暑期,預計將有過億人次游客參加紅色旅游,年輕人逐漸成為主力人群,延安、上海、嘉興等地將迎來接待高峰。
      2018-06-28
    • 暑期紅色旅游出游人次將過億 00后游客同比增六成

      “七一”即將到來,紅色旅游“火”了。記者從國內各大旅行平臺獲悉,今年暑期,預計將有過億人次游客參加紅色旅游,年輕人逐漸成為主力人群,延安、上海、嘉興等地將迎來接待高峰。
      2018-06-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