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切實發揮門票價格對景區客流量的調節作用,多在旅游淡季實行“內外有別”的門票政策,以此促進景區客流量保持在合理區間。要讓景區“內外有別”門票政策揚長避短,帶給更多人更滿意的服務
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期,一些景區門票對本地人和外地人價格有差別的問題引發討論。一張小小的門票,背后折射出景區開發建設、定價經營、發展策略等諸多現實課題。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景區門票“偏向”本地人,多半是由于本地人在景區建設中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補償和獎賞,門票“偏向”本地居民無可厚非。而且,從景區發展角度來講,本地人享受門票優惠政策,還有助于盤活本地旅游資源、避免旅游資源閑置和浪費。
即便如此,景區確定門票價格時也要保持足夠理性,切不可只顧本地人得實惠,而忽略外地人的感受。況且,旅游資源帶有很強的公共屬性,是所有國人的共同財富。如果因門票“內外有別”而挫傷外地人“到此一游”的“雅興”,結果也是得不償失。
景區確定門票價格時要盡量統籌兼顧,形成更科學的定價機制,既充分考慮本地人前期投入和現實便利,也充分考慮外地人切身感受,更充分考慮景區面臨的宏觀形勢,多算“長遠賬”“發展賬”“整體賬”,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實,從外地人的視角看,對景區設施和服務的重視程度更勝于對門票價格的重視程度。有關景區既然選擇賣給外地游客更高價格的門票,就應讓他們享受到更高價值的服務,在體驗景區一系列服務后,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對于本地人而言,既然選擇了享受優惠,就應當好東道主,維護好景區形象,帶給外地人更舒適更貼心的感受,以此消弭外地人對門票“內外有別”的不適感。
此外,有關方面還應切實發揮門票價格對景區客流量的調節作用,多在旅游淡季實行“內外有別”的門票政策,以此促進景區客流量保持在合理區間。總之,要讓景區“內外有別”門票政策揚長避短,帶給更多人更滿意的服務。(桑勝高)
原標題:景區門票“內外有別”應更理性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