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在加強鄉村旅游規劃引導、政策支持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經過各方面努力,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可以說是態勢良好、亮點紛呈。數據顯示,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8年,全國鄉村旅游26.1億人次,同比增長約5%,約占全國國內游客的半壁江山,鄉村旅游總收入1.46萬億元,同比增長27.3%,超過全國國內旅游收入的29%。
為推動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3月20~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江西省婺源縣組織召開2019年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經驗交流現場會。有關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單位,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有關縣、鄉、村及企業代表參加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定點扶貧單位河北省靈壽縣、吉林省汪清縣、廣西自治區田東縣受邀參加會議。
“鄉村旅游將農民的農家庭院變成了市民的休閑樂園,把農業生產耕作區變成了市民親近自然、享受田園風光的景區,把單純務農的農民變成了旅游從業者,有效拓展了農業功能,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保障了農民收入‘一季兩收’‘四季不斷’。”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與會表示。他還對推進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一是要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高度,深刻認識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要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要認真總結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做法,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和瓶頸。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態勢良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新興業態日益豐富,帶動作用逐步增強,環都市圈鄉村旅游亮點頻現。但同時也存在同質化、規模化和可持續3個行業共性問題,面臨土地、安全、人才3個突出政策瓶頸。
三是要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政策扶持,推動新時代鄉村旅游邁上新征程。要聚焦鄉村振興這個重大戰略,推動業態、主體和模式多元化發展,夯實土地、資金、人才三個基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開發與保護、農業用地與非農用地四方面關系,并明確要強化標準規范支撐、旅游公共服務供給、行業信用監管、宣傳營銷推廣、典型示范帶動五方面重點工作。
歐曉理還談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針對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多措并舉推動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新時代鄉村旅游邁上新征程。他總結了“五個強化”。一是強化標準規范支撐。指導各地研究制定適宜鄉村旅游的標準體系。鼓勵地方根據民宿、農家樂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保障安全的技術規范標準。出臺適宜鄉村旅游公路和停車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管理規范。二是強化旅游公共服務供給。加快實施“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建設方案,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貧困村周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形成鄉村與景區共生共榮,共建共享的景區帶村模式。三是強化行業信用監管。加快鄉村旅游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鄉村旅游主體信用檔案,將相關信用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動態梳理鄉村旅游紅黑名單,建立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并對鄉村旅游經營主體進行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四是強化宣傳營銷推廣。依托電視、電臺、報紙等傳統媒體資源,利用旅游推介會、博覽會、節事活動等平臺,擴大鄉村旅游宣傳。鼓勵各地和景區利用小視頻、新媒體、自媒體等多種手段加強鄉村旅游宣傳,增強鄉村旅游的影響力。支持電商平臺開設鄉村旅游頻道,開展在線宣傳推廣和產品銷售等。五是強化典型示范帶動。推出若干個全國鄉村旅游示范村,并通過編纂出版全國鄉村旅游典型案例集等措施,交流各地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積極打造有影響力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原標題:鄉村旅游:讓農民收入實現“一季兩收”“四季不斷”
轉自:中國經濟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