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由九次方大數據和云智星河旅游大數據聯合主辦,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盤古智庫提供學術支持的“2019智慧旅游產業研討沙龍”在京舉辦。
與會專家們就如何應對產業升級、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資源整合難、如何建立全域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支撐體系,以及智慧旅游企業上市科創板的路徑等議題,共聚一堂,為加快發展國內智慧旅游產業建言獻策。
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王叁壽做開場致辭,提出智慧旅游的需求在根本上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智慧旅游從技術上能不能解決城市、旅游景區、主管單位的根本性需求以及智慧旅游在技術方面會有哪方面的突破等話題。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唐曉云提出,不管在旅游領域還是其他體驗經濟領域,都需要回歸到技術的本質來看數據和數據使用的過程。即回歸技術使命,技術要真正服務到旅游行政、公共管理,服務到企業的產業和業態創新和流程再造,最終面向游客,能夠獲得更高的便捷、可達、有品質的全過程服務。
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認為,智慧旅游不是萬能藥,智慧旅游要回歸本源,各地應加強服務精神,提升服務品質,使服務體驗與技術聯動融合。針對智慧旅游難做、盈利難等問題。易鵬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找準痛點、癢點、盲點,融合搭建解決一個問題,做能解決痛點的產品出來;二是找一到兩個城市或景點做試點,技術開發要克制,與體驗融合,接地氣兒,沉下心來做好一個試點,推而廣之。
中科院旅游研究與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助理、博士齊曉波就目前對智慧旅游提出要把握三個關鍵,第一是把握使用者的訴求,第二是把握實際的效用效益效果問題,第三把握旅游發展的規律和邏輯之間的關系,明確智慧旅游的角色定位和對未來發展的預期。
工信部原黨組成員、總工程師,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做總結發言時指出,智慧旅游本身代表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必須堅定把握。同時要做好著力健全智慧旅游的基礎設施,構建智慧旅游的標準體系,著力推進智慧旅游資源的集聚,著力加強智慧旅游人才的培養四個方面工作。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