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約呂梁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4-18





      巍巍呂梁山,造就了呂梁獨特的自然景觀;浩浩黃河水,孕育了呂梁豐富的文物古跡。在這里,連綿不絕的呂梁山與奔騰不息的黃河水相伴而行298公里。瑰麗壯美的景色,遍布呂梁十三縣市區的無數個美麗鄉村。


      “鄉”約呂梁,來一場與雄山大河的約會


    1125870534_15871066147731n.jpg

    位于石樓縣的黃河奇灣。(劉亮亮 攝)


      這里有位于石樓的黃河奇灣,這里有被譽為“九曲黃河第一鎮”的磧口古鎮,林立的商鋪,悠長的老街,古老的石板路,依山而建的黃土窯洞,與黃河天然水蝕浮雕和層層疊疊的黃土高坡相映成景。


    1125870534_15871066617541n.jpg

    磧口古鎮。(劉亮亮攝)


      2019年,首屆呂梁文學季、第四屆中國古村鎮大會在磧口古鎮成功舉辦,將磧口古鎮又一次推向了全國、推向了世界,使黃河文明、古村鎮文明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鄉”約呂梁,來一場與民風古韻的邂逅


      黃河岸邊生,呂梁山下長,晉西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生生不息的文明傳承,賦予這片黃土地厚重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民風古韻。


      這里有舊石器時代人類繁衍生息的遺跡,有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石樓仰韶文化、興縣龍山文化遺存,有享譽世界的石樓殷商青銅器,有獨具特色的晉西民居、晉商文化。


    1125870534_15871066778961n.jpg

    孝義皮影戲藝人在表演皮影戲《兩個朋友》。(詹彥 攝)


      這里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項,臨縣道情、孝義皮影木偶戲、孝義碗碗腔等地方戲曲,以及中陽剪紙、文水鈲子、柳林盤子、臨縣傘頭秧歌等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土氣息濃郁、晉西韻味悠長。


      “鄉”約呂梁,來一場舌尖與味蕾的狂歡


      這里有被譽為“中華酒魂”的杏花村汾酒。您可以約三五好友,一起到杏花村賞杏花、品汾酒,切身感受中華酒魂的獨特魅力。


    1125870534_15871067018631n.jpg

    中國汾酒城。資料圖片


    1125870534_15871067301441n.jpg

    方山縣郝家莊村民對采摘的沙棘進行二次篩選。(劉亮亮 攝)


      在這里,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匯聚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特產和風味小吃。呂梁紅棗、核桃、小雜糧、白酒、土豆、畜產品、沙棘、蜂蜜、飲料等十大系列優質特色農產品百花齊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汾州八大碗、王府家宴不容錯過;土豆宴、紅棗宴,一種食材,百種花樣,讓人目不暇接;更有碗團、冒湯、炒噁、圪垛兒、炒擦擦、合楞子不一而足,各類特色地方小吃會讓人舌尖跳舞,味蕾綻放。


      “鄉”約呂梁,來一場原生態的生態康養之旅


    1125870534_15871067509221n.jpg

    北武當山。(肖繼旺 攝)


      這里有華北地區資源量最大的天然林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2.8%,最高的交城縣達到54.6%。


    1125870534_15871067738651n.jpg

    龐泉溝。(資料圖片)


      以“北武當-龐泉溝-千年-蒼兒會”為核心的呂梁山生態康養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褐馬雞的主要棲息地,色彩斑斕、風光旖旎,空氣中滿滿都是帶著森林氣息的負氧離子。


      “鄉”約呂梁,來一場靈魂與身體的放飛


      嵐縣的“土豆花開了”,萬里花海蔚為壯觀;柳林的“棗兒紅了”,松脆甜棗掛滿枝頭;臨縣青塘粽葉清香幽幽,絲絲入脾。


    1125870534_15871067988091n.jpg

    嵐縣土豆花開。(劉亮亮 攝)


      您可以在石樓縣“賞槐花、品槐蜜”,再到汾陽杏花村品“醉美杏花村”的醇香,到賈家莊賈街嘗特色美食,到離石信義小鎮看原生態的《溝梁上的土疙瘩》情景劇,摘農家菜、吃農家飯、睡農家炕。


    1125870534_15871068211221n.jpg

    汾陽市賈家莊村。 (劉亮亮 攝)


      您還可以披北武當的霞光,或是沐浴磧口的夕照,或是乘快艇徜徉黃河,聽一曲粗獷豪放的大嗩吶,枕千年黃河濤聲,做一個槐花般香甜的夢。


      “鄉”約呂梁,來一場紅色文化的洗禮


      很多人了解呂梁,是從《呂梁英雄傳》和劉胡蘭烈士開始的。


    1125870534_15871068404151n.jpg

    位于興縣的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革命戰爭年代,呂梁是紅軍東征的主戰場、八路軍120師的駐地、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拱衛延安的重要屏障。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四八烈士紀念館、中央后委紀念館、劉胡蘭紀念館、紅軍東征紀念館等一批國家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記載著這一段沉甸甸的歷史。


      時至今日,呂梁人民正譜寫著“新呂梁英雄傳”,為實現小康的百年夢想努力奮斗。


      通過實施生態扶貧、呂梁山護工、光伏扶貧三大脫貧攻堅品牌,正式終結了作為連片貧困地區的歷史;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游興村、以游富民的鄉村旅游發展戰略,使得民更富、景更美;一個又一個美麗鄉村,正在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旅游目的地。


    1125870534_15871068900641n.jpg

    離石區歸化村情景劇


      這就是呂梁,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