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重啟開放。 楊艷敏 攝
“我很喜歡傳統文化,今天特意穿漢服,來到科技感十足又有很多傳統文化元素的園區,正如漢服一樣,要很好地結合,當作常服來穿。”18日,在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著白色漢服短衫,配以紅色長裙,打扮古典的嘉峪關姑娘董蕊欣戴著口罩,成為這里重啟開放的首批游客。
在河西走廊偏西的嘉峪關市,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小城蘊藏著巍峨壯觀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斷崖千尺,長城之源”天下第一墩、“鐵壁懸空、似長城倒掛”的懸壁長城,還有生動再現驛使奔馳、商旅云集真實場面的魏晉壁畫墓、雄渾壯美的嘉峪關防線形成的露天長城博物館等50余處著名歷史文化遺跡。
近年來,當地依托世界文化遺產嘉峪關關城,傾力打造關城大景區,加速文化旅游提質增效,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也是關城大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方特絲路神畫與嘉峪關關城一墻之隔,形成了一古一今、一靜一動、一新一舊的旅游態勢。”嘉峪關方特旅游區營銷總監李佐介紹說,園區和嘉峪關關城緊密聯系,游客不但能體驗到古老長城文化,還可以體驗到以現代高科技演繹的絲路文化。
嘉峪關方特絲路神畫是國內首個創新展現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大型高科技主題樂園,通過創意和高科技手段,游客可一日游遍絲綢之路,身臨其境地體驗一場文化穿越之旅。 楊艷敏 攝
方特絲路神畫是以絲綢之路文化特色為背景,進行區域定制化打造的大型主題樂園,以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華夏歷史文化、邊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種類文化主題為創意基礎,帶領游客夢回西域,重走絲路;再看華夏文明傳播世界,領略文化藝術瑰寶的魅力;結合新時代的科技,將絢麗多彩的華夏文化畫卷展現在游客面前。
針對時下疫情防控,為確保游客安全、放心地游園,園區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無接觸式取票;游客入園需佩戴口罩,并在入園前配合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碼檢查、體溫檢測、安全檢查和個人信息登記等手續,做好入園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李佐說,在項目體驗過程中,園區還采取了分時段、間隔就坐等方式,避免游客扎堆體驗。為避免人員高密度聚集杜絕風險,園區實行限流,每天對密閉建筑、公共場所、衛生設施、游樂設備、餐飲場所等進行通風換氣、清潔消毒至少三次。
重啟開放第一天,園區傳出久違的歡呼和尖叫聲,即使戴上口罩,也藏不住游客洋溢著歡樂的笑臉,來自蘭州、敦煌、張掖等地的旅客帶著家人前來“打卡”。此次開園還為游客推出門票鉅惠。
截至4月18日,嘉峪關市未發現確診及疑似病例。在疫情防控形勢整體緩和、好轉情況下,嘉峪關想盡各種辦法推動復工復產,推動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4月17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會蘭州舉行嘉峪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情況新聞發布會。作為全省重要的工業旅游城市和重要的經濟體,嘉峪關市復工復產工作的許多細節成為媒體關注話題。
當地官員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嘉峪關市分行業、分產業、分領域制定了促進經濟健康發展“48條”、支持企業發展“13條”、商貿流通服務業穩定市場“18條”等務實政策,最大限度幫助企業渡過發展難關,切實打通復工復產的操作鏈。
李佐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分析說,絲路游近年來成為國內旅游比較火爆的線路,立足絲路長城文化的嘉峪關,在完善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預計“五一”假期會迎來旅游小高峰。
和同伴走遍園區,“敦煌瑰寶”“女媧補天”等兼具傳統文化故事的體驗項目,是董蕊欣最喜愛的。她說,用現代科技手段將這些傳統故事重新演繹,不僅傳承了經典文化,新穎的形式也符合年輕人的喜好,也希望這種“科技+傳統”的演繹方式能成為將來西北旅游中的獨到之處。
(記者 丁思 高瑩)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