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普紅棗、莎車巴旦木、巴楚切糕、葉城核桃……來自新疆喀什的特產琳瑯滿目。這次并不是出現在土特產商店或是超市,而是一處時隔近3個月最近重開的春秋國際旅行社門店里。一個工作日下來,單價為幾十元人民幣的喀什特產累計銷售額達到1萬多元。
疫情期間,上海各界積極與對口支援地區政府部門、企業對接,讓上海市民足不出“滬”便能買到以往到旅游目的地常常購買的特產,助力當地脫貧致富。
莎車絲露果香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郭峰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受運輸受阻、在崗勞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喀什農戶、合作社及企業原本為今年春節和春季消費旺季備足的貨品卻面臨滯銷難題。以往,喀什特產主要在滬上社區特產店、援疆農特產品展廳展示銷售或對接企業團購,渠道比較分散。對接旅行社后,農特產品能為更大的消費群體了解,同時,旅行社門店往往在人流量大的區域,特產銷路明顯擴大。
“旅行社門店員工也有事可做、有錢可掙,他們還需‘充電’學習新知識來助力農特產品暢銷,這也是旅游企業自救圖存、復工復產的積極嘗試。”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說,春秋將有20家門店售賣新疆喀什特產,并正計劃在門店及線上平臺售賣其他對口支援地區和更多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疫情結束后,旅行社門店將恢復旅游服務主業,但也會嘗試在條件適合的區域繼續展示特產。
除了門店層面的合作,旅行社“待業”的導游們紛紛開設線上微店,向老客戶推薦喀什特產。旅游業者有了兼職收入、農產品有了銷路,喀什的整體形象也得到更大推廣,可謂各方皆受益。
線下合作穩步推進,線上合作如火如荼。不少旅游企業發起直播,成為展示旅游目的地和助銷農特產品的平臺。上海援滇干部、中共丘北縣委常委、副縣長賀志春最近嘗試探索直播帶貨——在景域驢媽媽集團舉辦的“全國100位縣長愛心義賣直播大會”上,他穿著民族服飾、置身云南普者黑山水美景,為當地農特產品在線“打Call”。當天的直播吸引30萬人次觀看,雪蓮果和壯族七彩花米飯當即收到1000余份訂單。
“雪蓮果若只是批量運輸到附近省市的水果市場,只是廉價的初級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網絡直播則可‘直達’全國消費者,成為更具價值的優質消費品。這些農產品也是云南普者黑提升農商旅知名度的重要元素。”賀志春舉例,通過對接電商和直播,雪蓮果已成為“網紅扶貧果”,這個產季的庫存已經售罄。
致力于上海對口幫扶丘北各項工作的賀志春介紹,上海市與丘北縣相距2400多公里,兩地居民互動卻日益活躍——雪蓮果逐漸為上海市民接受和喜愛;最近幾年前往普者黑景區的上海游客也逐漸增多,這得益于我國鄉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新基建”的發展。“在疫情期間,商旅融合、電商直播等方式,讓上海市民可以‘云觀景’、直購特產,‘云助力’丘北脫貧奔小康。”他說。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在疫情期間,貧困地區的農特產品線上線下推廣,對穩定行業信心和推進有序復工起到積極作用,消費者的“解饞”需求也得到滿足。各地應著眼市民游客新消費需求和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貧困地區的農副土特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衍生消費品的銷售變現,以商旅融合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記者 陳愛平)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