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主要領導在調研盛京皇城改造提升工作時強調,打造沈陽旅游市場,要堅持統籌的思維、協調的理念,依托悠久厚重的文化資源,充分融合,使之更富內涵、更具競爭力,進而吸引人氣、繁榮商氣、集聚財氣,讓更多的人了解沈陽、愛上沈陽。
巧的是,“最受歡迎的沈陽十大旅游景點”評選公眾投票環節,5月5日24時已結束,最終結果于今日公布,此后還會通過全方位宣傳、廣覆蓋活動、多渠道營銷等措施,進一步擴大“沈陽新十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沈陽“文化旅游”新名片。
兩相聯系,一目了然。文化將成為沈陽旅游的脈絡與主干,使之形神合一,骨肉豐滿。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旅游業受到很大沖擊。可以想見,當疫情結束,文旅產業必然迎來新的高潮。我們未雨綢繆,修煉內功,整合了旅游資源,明確了旅游亮點,正是為新的旅游季攢人氣、定調子。當今旅游業已發展到“全民旅游和個人游、自駕游為主的新階段”,沿襲過去的“景點旅游”模式很難滿足游客需求,我們要用文化串起“沈陽新十景”,使沈陽旅游資源向全域全季轉變,不再斤斤計較“門票”“流量”,而是著眼文旅產業在全沈陽花開。
全域旅游通過“旅游+”的方式帶動周邊,包括規劃、開發一批文化休閑、生態觀光、商務會展、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等跨界新業態。我們要導流游客、提升服務、豐富體驗,不再把旅游作為直接營利點,而是當成“名片”,當做“招牌”,使整個城市服務業受益。
做精特色旅游的關鍵在文化。不管是厚重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隨著人類需求應運而生的現代休閑文化,人們對于日常之外的民風民俗、奇聞趣事、歷史細節等大都充滿好奇。得益于熱門的清宮劇,“盛京文化”本身就自帶流量。我們要以清文化為切入,發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使之與旅游發展充分融合,這不僅會使我們豐富的歷史文化得到保護傳承,也讓人們通過發展旅游走上致富路。
發展旅游也好,振興經濟也好,核心在“人”。有人氣,才能夠有商氣、有財氣。我們必須通過吸引人、留住人,做好人力資源這篇大文章。前一段時間,沈陽放開落戶制度,今年前4個月,戶籍人口增加1.1萬人,就是夯實了振興發展的基礎。如今,我們通過發展旅游、做精景點,講好沈陽故事,樹立沈陽形象,更有利于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振興的目標。我們不僅要讓管理者、經營者參與其中,更要廣大游客、居民共同參與建設,做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旅游景點,以此增強居民獲得感和實際受益。
發展旅游,建設城市,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社會發展,是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路徑;傳承文化,塑造形象,是彰顯特色的需要,也是轉型發展的抓手,必須全局思維通盤考慮。全市上下要依托東北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和深厚歷史文化的傳統優勢,把“沈陽新十景”整體打造成沈陽“新名片”,讓沈陽旅游“活起來”“火起來”。
相關新聞
沈陽新十景
一宮兩陵
聿造故宮,故宮赫赫,它是乾隆御制《盛京賦》中極盡溢美的故宮;它是全國僅存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筑群之一;它是清文化的發端,也是今日沈陽的大美景致與城之驕傲。沈陽清昭陵(北陵)是大清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陵墓,沈陽清福陵(東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它們與沈陽故宮一齊統稱為“一宮兩陵”。2004年7月1日,“一宮兩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張氏帥府博物館
“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它曾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與其子愛國將領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被譽為“東北第一名人故居”。這里,有張家父子二人叱咤風云的政治生涯和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這里,無言展述的是雄壯、歷史、硝煙以及些許浪漫的余味。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
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設立的第一個最高領導機構(東北局前身),是黨在東北革命的源頭和搖籃,劉少奇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領導東北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和抗日斗爭;中國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從這里發出,星星之火自此燎原,抗日烽火燃遍白山黑水。
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了侵略我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標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開始。博物館通過大量文物、史料及多種展示手段,再現了東北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屈不撓、浴血奮戰,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畫卷。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中國工業博物館
中國首個工業博物館坐落于東北沈陽,百年中國工業的歷史和變遷在這里得到全面的展示,源遠流長,滄桑厚重。展物含多項“工業之最”,如世界最大口徑的鑄管、最大的超高壓斷路器殼體、最大的立車橫梁鑄件、最薄的鑄件等等;還記錄了多個“中國第一”,如中國第一個鑄造用機械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管模、第一根超高壓管的樣管、第一臺萬能鉆床等等。
遼寧省博物館
它是新中國第一座博物館,享譽海內外,展示中國古代各歷史時期的文明成就,已經成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保護者;現有館藏文物近12萬件,《曹娥誄辭》《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草書古詩四帖》《簪花仕女圖》《草書千字文》《瑞鶴圖》等重磅珍品皆可得見,件件瑰寶。
沈陽市植物園(沈陽世博園)
它是沈陽人最喜歡的后花園,是外地人來沈必到的打卡地,它是2006中國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會址,被譽為“森林中的世博園”,是國家首批5A級旅游景區,也是目前沈陽唯一一家國家5A級景區,景觀秀麗,花團錦簇,猶如沈陽的一曲斑斕之歌,盡迎八方來客。
“渾河晚渡”古跡
“盛京十六景”里有它,“盛京八景”里有它,沈陽新十景當然也有它。“渾河晚渡”的美麗是“暮景河間系短篷,客旅無邊渡口行”,往昔“十里碼頭”的人聲鼎沸輝映盛京城的繁華,如今,渾河生機再煥,美景依然,它承載著文化,盛滿了記憶,與沈陽人的幸福生活朝夕相伴、汩流綿續。
沈陽棋盤山風景名勝區
春天的綠、夏天的景、秋天的楓、冬天的雪,棋盤山的四季各有風情。這里有造型別致的棋盤山城,有神秘古剎向陽寺,有原始秀麗的古松翠柏,有藍天碧水、珍奇動物、奇花異草,有耐人尋味的典故傳說和講不完的歷史故事……星落石枰遺神跡,人行畫里看云天,一朝棋盤亙古新,滿城風景納胸中,離城不遠的世外桃源,常看常新。
沈陽臥龍湖生態風景區
它是遼寧最大的平原淡水湖,面積是杭州西湖的12倍,碧水連天,煙波浩渺;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鳥類在此停歇、繁殖,奏響磅礴的生命之歌。生態為先,它還發揮著抵御沙漠侵襲遼寧省中部城市的重要生態作用,對于補充地下水、調節水生態等也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越來越多的沈陽人愛上這里的自然與美麗,它也以票選第一的成績傲然入榜,未來大有可期。
轉自:沈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