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產品應多些創新少些“套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02





      據報道,繼故宮之后,頤和園也跟風推出彩妝,登上熱搜。頤和園“正宮口紅”話題在微博已引發8000萬以上人次圍觀、30萬條討論。有微博甚至挑起了“口紅界宮斗大戲,頤和園PK故宮,誰才是正宮口紅”的話題。不過,有了故宮彩妝及一系列的周邊產品推出在先,此次的頤和園彩妝并沒有點燃大家過多的熱情,反而讓人們覺得有點“套路化”。

      故宮一“創”走紅,知名文創IP聯合彩妝產品便成為新晉網紅,自然也引得許多具有“文化底蘊”者瞅準商機,爭相而“創”。然而由于創新不足,“套路”有余,效果往往不及預期,非但沒有取得成功,反而引發人們質疑。更有不少網友開始了“調侃接龍”模式:“天壇口紅蓄勢待發”“長城眼影摩拳擦掌”“香山襪子加緊生產”“清明節快到了,十三陵是不是也快出合作款了……”

      事實上,雖然以故宮為首的這個“超級IP”獲得了極大成功,但在跨界IP合作的案例中,除了不少的“套路化”,更不乏把“文創”當噱頭,出現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等問題。比如瀘州老窖推出的香水,有不少顧客反應香水包裝不細致、瓶身缺乏質感、噴頭容易出現問題、味道與某著名款香水雷同、價格偏貴。大白兔唇膏也是在銷售火爆后質疑不斷,“感覺好像買到了假貨。沒有廣告宣傳中稱的大白兔奶香味”等。

      有觀點認為,文創品牌跨界聯名,如果僅僅玩概念,而不在品質上下功夫,消費者的品牌熱情一旦熄滅,就會失望倍增,招來“利用品牌薅羊毛”的惡評。

      文創產品貴在創新、重在創新,不能光靠玩概念。從文化產品供給的角度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升是關鍵。一方面,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和創意含量,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文化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將文化產品的審美價值和功能價值結合起來,如故宮的文創產品,將創意與生活相結合,既是生活用品又具有收藏價值。

      可以肯定,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人們在文化娛樂上的消費也不斷增加,倒逼著行業的發展與蛻變。換言之,文創產品在文化消費中的比重逐漸遞增,成為新一代的消費熱點,甚至逐步占據文化消費的主導地位。以消費者為核心,多些創新少些“套路”,努力打造屬于自身的IP,既是重中之重,更是文創產業、產品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否則即便不是“瞎忙活”,起碼難以實現預期,獲得成功。

      原標題:文創產品應多些創新少些“套路”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