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盤活煤礦廠房
老礦井搖身一變成為“煤礦記憶館”、廢棄設備經過拼裝化身“機械蜈蚣”、生產廠房創意改造變成畫家工作室……日前,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暨2020中能文化藝術節舉行,這是過去一直以石化資源富集著稱的陜西省榆林市立足工業文化遺存挺進文創產業的“重手棋”。中能文創園是由陜文投榆林文旅聯合陜西中能煤田,創意策劃并投資運營,形成以“工業+文化”為模式、以藝術和研學為核心業態的文化創意園,為探索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園區與榆林多家藝術寫生基地達成戰略合作,同時,中能記憶展館、中能美術館、郭慶豐藝術家工作室、石獅子博物館等多個藝術展館集體亮相中能文化藝術節。藝術展館的正式對外開放,為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推動中能文創園高質量發展。
當煤礦的“工業風”遇上個性的“藝術范”,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中能文創園占地面積135畝,前身為陜西中能有限公司榆陽煤礦。此前,該煤礦因與榆林城區規劃重疊,于2013年被政策性關停,原辦公區房屋及生產設施一度閑置。
2019年4月,陜文投榆林文旅游攜手陜西中能啟動改造,在保留中能榆陽煤礦原有建筑肌理和工業記憶的基礎上,對建筑進行改造、裝飾,進而注入新的文化創意產業元素,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空間價值,打造一個以藝術寫生、研學培訓為主,集藝術創作、藝術展覽、藝術教育、文創商業、孵化基地、工業科普、主題住宿、特色餐飲等于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截至目前,中能文創園已成功引入6位全國知名藝術家、2所藝術培訓學校和2家孵化企業入駐。
“作為榆林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嘗試,中能文創園不僅實現了文化旅游與工業的牽手,也開啟了盤活工業園區的創意旅程。”榆林文旅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軍說,藝術邂逅工業,創意激活城市,中能文創園的盛大開園是對新舊動能轉換新模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一次積極探索,為工業旅游、寫生研學、藝術培訓、藝術教育搭建了平臺,也為榆林增添了一片文化綠洲,讓城市生活充滿藝術。
經過近3年的改造,廢棄的沉清池、鍋爐房、變電所改造為藝術家獨立工作室和陜北石獅博物館,辦公樓成了藝術培訓樓和藝術家聯排工作室,還有許多建筑紛紛變身咖啡館、書吧、美術展覽館、藝術文創街區,再輔以多彩的墻繪、精巧的雕塑,中能文創園已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