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奧運經濟,另一個“冬奧賽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23





      在一曲悠揚的《送別》和一段段青蔥的折柳中,北京冬奧會完美落幕。當“后奧運經濟”接棒“冰雪盛會”,如何讓冷資源持續成為熱經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焦點,后奧運經濟已然成為另一個“冬奧賽場”。

      為不讓奧運場館“閑下來”、奧運熱度“涼下來”,張家口市把2022年確定為奧運經濟推進年,通過實施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和影響力的活動,大力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論壇經濟等新業態,努力把奧運效應轉化為經濟效應。

      放大奧運效應、發展后奧運經濟,這不只是用好奧運場館這個遺產,也不只是張家口一個地方的事。“三億人上冰雪”開啟冰雪運動新時代,也成就了新興的萬億級市場;“冰墩墩”一“墩”難求,折射出人們對奧運周邊產品的強烈需求;“河北智造”閃耀北京冬奧,體現了科技創新的巨大價值。

      在我看來,奧運遺產,不僅是有形的競賽場館,還有對相關產業的強力拉動;不僅有精彩賽事的難忘回憶,還有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的悄然轉變;不僅有完美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基礎設施,還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經驗……發展后奧運經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所有奧運遺產都“活起來”,讓所有奧運遺產都持續“熱起來”。

      籌辦舉辦冬奧會帶火了河北各地的冰雪游,但奧運經濟是一種注意力經濟,當冬奧會結束,人們對河北冰雪的關注度就會逐漸減低。如何讓自己的冰雪資源持續“吸睛”?

      就冰雪裝備而言,無論是高端裝備、場地裝備,還是個人裝備,其設計生產都是我們的短板。我們所有大的雪場,80%以上高端裝備都來自進口。短板也是機遇。適應冬奧帶來的冰雪運動熱,加快相關產業升級進步,是河北相關企業必須努力的方向。

      是什么推動壩上的風點亮冬奧的燈?是什么助力首鋼大跳臺這個工業遺產握手極限運動?為什么北京冬奧會能成為第一個“碳中和”的體壇盛會……我心中這許許多多“為什么能”,有哪些可以復制粘貼?一個個生動案例,有哪些應該推而廣之?這林林總總都需要我們及時總結,需要深入研究,更需要我們快速行動。


      轉自:河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