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關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自然資源部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25





      隨著城市化的加速推進,如何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落實好歷史文化遺產資源的管理保護,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大熱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官網獲悉,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已正式就《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公開征求意見。

      該指南明確,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要遵循“問題導向、整體保護、活化利用、加強管理”原則。同時,在遵循現行相關標準及政策要求的同時,結合省、市縣、鄉鎮不同層級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編制重點和技術方法,從地域特色分區、遺存本體及環境安全、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設施保障、地上地下空間統籌、鄉土歷史風貌等方面提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措施。各級規劃細銜接落實上級規劃內容要求的同時,宜在規劃內容和精度方面體現差異性。

      據悉,該指南以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及突出問題為主要導向,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歷史文化遺產本體及環境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例如 2021 年河南、山西暴雨造成大量古遺址、古建筑、歷史城鎮文物古跡受損。《福州宣言》指出“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自然災害和其他負面影響日益頻繁,也進一步加劇了人口增長、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發展規劃不足等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面臨的其他長期挑戰”,如何推進氣候變化背景下的遺產保護工作成為一類難題。(2)歷史文化遺產空間環境的整體管控依然受到各類無序建設活動的侵擾影響。地方建設規劃布局對歷史文化遺產空間的考慮及銜接程度不足,歷史文化遺產相關聯的山水環境、景觀視廊、天際線和外圍緩沖等空間范圍被迫收縮、特色喪失。(3)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實行分級分類的嚴格保護,但往往在對系統性整體性地實施歷史文化資源要素整合、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方面的工作開展程度不足。(4)歷史文化遺產基礎設施配套有所不足,遺產活化利用往往涉及區域生態、旅游、交通等功能的協調拓展,需要從區域交通、文化旅游、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支撐保障空間。

      此外,指南還就歷史文化保護線統籌劃定及工作開展提出相關建議。(記者 魏金金)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更多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更多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根據《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要“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既要保護單體建筑,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歷史地段、自然景觀、人文環境和非物...
      2022-08-11
    •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從“被動”到“自覺”

       “一票否決制”無疑對落實文物保護地方政府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及管理使用者直接責任具有強力的導向作用,為城市建設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建立了新的風向標。
      2022-11-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