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博專家齊聚山西大同共商博物館可持續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30





      大同·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論壇28日在山西大同舉行,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復旦大學、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等文博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博物館建設建言獻策。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在致辭中說,大同文化遺產資源稟賦,為大同建設“博物館之城”奠定基礎。建設博物館之城,要突出城市特色,要讓市民深刻了解無處不在的歷史,欣賞城市的多樣性。博物館是跨文化交流的平臺,應該有面向國際的愿景,要加強與國際的合作交流,共同傳播中華文化。


      大同市委書記盧東亮在致辭中表示,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紐帶,是一個地方歷史文脈的展示,有傳播傳承的作用。大同作為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本身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云岡石窟的雕塑、不同時代的長城和古建筑,都為大同打造“博物館之城”提供了條件。


      復旦大學教授魏峻作題為《博物館之城建設:現狀與思考》的主旨報告,他提出博物館之城建設的5個關鍵環節,包括明確定位、規劃先行、多方聯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作題為《博物館,讓生活更美好》的主旨演講,他認為,中國最有特色的博物館往往就是最好的博物館。大同的博物館要做出特色,就要做民族融合、天下大同。


      湖南博物院黨委書記段曉明作題為《博物館賦能城市發展》主旨演講,他認為,博物館一定要與城市緊密相連,要與城市發展相向而行。“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博物館就是城市靈魂的棲息地。”段曉明說。


      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主任果美俠發表題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故宮實踐》主旨演講,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秘書長孫暉發表《科技向善,數實融合——助力文化遺產新傳承新發展》主旨演講。


      論壇期間,大同市文物局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就數字化保護進行簽約,大同市博物館分別與北京博物館學會、天津博物館簽約。此后,與會嘉賓還進行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助力“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沙龍對話。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 我們看什么?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 我們看什么?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在今天召開的國家文物局第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的活動。
      2018-05-11
    •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將近20年前的世紀之交,網絡技術已經露出崢嶸之角,這一新技術可能給信息交流乃至社會文化帶來的變化既令人憧憬,又夾雜著不確定性。術語“超連”就這樣應運而生。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借用“超連”作為主題詞,提出新方法和新公...
      2018-05-16
    • 摒棄“千館一面”博物館才有魅力

      據報道,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去過很多博物館,多次對文物保護工作作出指示。2017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西壯族自治區考察調研,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博物館建設不要“千...
      2018-05-21
    • 科技 讓博物館有張現代的臉

      科技 讓博物館有張現代的臉

      手機屏幕上出現“穿越回1650年前……”的字樣,隨即伴隨著悠遠的琵琶聲與鳴沙聲,敦煌的故事開始講述:“人們遠道來此,開鑿洞窟,供養諸佛,以求智慧指引。今天千年敦煌尋找數字供養人,以期和時間賽跑,留住滿壁風華。”
      2018-06-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