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寧海關技術中心主持制定的《壯錦》國家標準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并將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制定,填補了我國"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國家標準的空白,也是我國首個少數民族非遺紡織類國家標準。
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2006年,壯錦織造工藝入選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由于當地品牌規模化、標準化意識不強,且壯錦傳統文化行業和相關科研單位尚未形成合力等原因,當時壯錦在國家標準方面尚為空白,僅停留在地方標準階段。
為此,南寧海關技術中心申報制定《壯錦》國家標準并獲立項。在研究制定過程中,該中心國家生絲及絲制品檢測重點實驗室廣泛調研和收集整理壯錦的制作工藝,利用多年來對繭絲綢、消費品檢測的大數據技術,將海關在國際交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為國門安全提供技術把關等方面的成果有效運用轉化;牽頭壯錦相關企業、非遺傳承人、科研院所等組織和個人共同就壯錦花紋特色、織造工藝、民族特色等確定標準起草和研制方向;對壯錦的基本安全性能、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等技術要求進行研究論證。經過起草、征求意見、審查等階段,《壯錦》國家標準最終完成并獲批正式發布。(姜旭 李昀芳)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