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東莞發現明代南海衛城墻遺址 將建遺址公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27





      廣東省東莞市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該市在2023年的一項工程建設中發現了明清時期南海衛城墻遺址,目前該遺址考古發掘面積3000平方米,已通過廣東省文物局驗收。


      據介紹,南海衛是明代廣東海防體系“衛-所-寨”三級防御系統中的核心衛城,承擔著廣東中路海防體系中軍事指揮中樞與海防前哨的雙重職能。此次發現的東莞南海衛城墻遺址位于東莞市莞城街道西正路與運河東二路交匯處,遺址面積約15000平方米。遺址內文化遺存豐富,現存堆積年代從宋代一直持續至民國時期,清理出土明清時期城墻基址及其配套道路、排水道等設施,同時發現城內建筑基址群與生活用水井等重要遺跡。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構件及生活器物,共計小件360件、各類器物殘片90箱。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在遺址西部和北部的“一號城墻基址”,城墻基址整體保存狀況較好,平面呈曲尺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介紹,結合地層關系及建筑材料、文獻記載來看,綜合判斷該段城墻為明代南海衛城墻,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南海衛指揮使常懿始建,明、清兩代多次修繕和改建。


      曹勁表示,南海衛城防遺存的科學揭露,揭示了明代海防衛城的空間格局與營建規制,對于研究明清海防史、建筑史、社會史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實證了東莞作為“粵海第一門戶”在明代軍事海防體系的重要地位,證明了東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展現了東莞建城史和城市發展史。


      此外,遺址內出土奇石窯、龍泉窯、景德鎮窯、建窯、白馬窯等窯口的瓷器,也反映了東莞是宋代至明清時期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內外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和集散地,進一步豐富了古代海陸交通史、貿易史研究的研究資料。


      據發布會介紹,東莞還將依托南海衛城墻遺址,打造一座集中展示東莞城市發展歷史、古代中國海防體系,兼具歷史教育、生態涵養、休閑游憩、城市文化門戶等功能的復合型城市考古遺址公園。(記者 許青青)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