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資產化 非得針尖對麥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18





      近日,財政、文物領域重量級人物就“文物能否資產化”的兩篇文章在圈內引起軒然大波,贊同與否定的觀點針鋒相對,套用《哈姆雷特》劇中的一句臺詞簡而概之:“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雙方在強調文物保護重要性的同時似乎都揪住一點不及其余,令我等“吃瓜群眾”越看越糊涂。如果從今天之文明即是明天之文物的角度,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整整衣冠,看看現實生活中,我們能為未來提供什么樣的文物,畢竟“實踐真理”的討論,已經跨了世紀。


      毫無疑問,中華五千年文明成就了“文物大國”的美譽,改革開放的大潮在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更多文物面世,異彩紛呈、琳瑯滿目,這從我國每年舉辦的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可見一斑。這些文物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基因和歷史信息,其意義自不待言。如何對待這些文物尤其是不可移動文物,現狀卻是五花八門。撇開成效不談,不可否認的是,有一些地方存在著保護不力或開發過度的亂象,導致一些古建筑、古遺址殘破不堪、寒蟬凄切,甚至是傷痕累累、面目全非,如果僅僅將文物保護與利用的亂象歸之于是否資產化的緣故,顯然牛唇不對馬嘴。


      誠以為,文物的保護與利用,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既對立又統一。好比一間房屋,人聲嘈雜和空無一人都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古人云“規矩備具,而能出于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于規矩之外”,這個規矩,說白了便是對“度”的把握。所謂“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唯有找到保護與利用的平衡點,文化傳承這個“大義”才能有裊繞不斷的香火。按照這個標準,文物的資產化運營,不過是提供一條可能的途徑,將之界定為唯一手段未免以偏概全,而將之斥為“大逆不道”則又失之偏頗。


      放眼世界,很多國家都將文物保護及利用列入可持續發展的體系之中,如美國的國家公園制度、意大利的等級保護網絡及使用機制等等,其共同特點是政府投入多、社會參與廣、分級保護與利用體系完善,同時具有完備的立法和教育理念。可以說,在保護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護,首尾相顧恰恰是現代文明的標志之一。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不可移動文物達7.6萬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96處,這些獨特的人文資源,既是一筆龐大的文化遺產,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豐富和改善民生的助推器。“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依托文物資源積極發展旅游、特色農業、文化創意等產業,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文化及文物的多樣性告訴我們,不問青紅皂白地突出文物的商業屬性,或抱殘守缺地強調文物的歷史價值,才真真是文化傳承的無妄之災。(寇勇)


      原標題:文物資產化,非得針尖對麥芒?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古絲路第一橋遭非法開挖文物裸露在外

      古絲路第一橋遭非法開挖文物裸露在外

      被考據為古絲綢之路第一橋的廚城門一號橋遺址遭非法開挖破壞嚴重,在案發一年后現場仍有橋樁等珍貴文物裸露,遭受二次傷害。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檢察機關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加強對古建遺址保護區城市建設用地...
      2018-05-07
    • 國家文物局:加強文物進出境審核與被盜文物查驗

      國家文物局:加強文物進出境審核與被盜文物查驗

      一方面,國內盜竊盜掘文物活動屢有發生,個別不法分子試圖通過將文物走私出境再申請辦理臨時進境登記的方式,掩蓋被盜文物和出土文物的非法性質;另一方面,國際文化文物交流更加頻繁,申請辦理臨時進境登記的外國文物數量持續...
      2018-05-08
    • 評論:文物資產化須堅守“保護第一”原則

      評論:文物資產化須堅守“保護第一”原則

      近期,有關文物該不該“資產化”的話題可謂針尖對麥芒,在業界和輿論場引發諸多熱議。4月3日,《中國文物報》刊發《不可移動文物——從資源到資產》署名文章,強調促進不可移動文物資產化已勢在必行;在5月4日,該報刊載另一篇...
      2018-05-09
    •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將近20年前的世紀之交,網絡技術已經露出崢嶸之角,這一新技術可能給信息交流乃至社會文化帶來的變化既令人憧憬,又夾雜著不確定性。術語“超連”就這樣應運而生。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借用“超連”作為主題詞,提出新方法和新公...
      2018-05-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