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紀錄片探索非遺宣傳的創新之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12






     

      傳播,是非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項目的過去和現在,了解傳承人的故事和生活。《探索·發現》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大型人文歷史類紀錄片欄目,于2001年開播。從開播起,欄目領導與創作人員就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傳統文化,自覺承擔起宣傳非遺、傳播非遺的責任,致力于用影像記錄宣傳非遺項目與代表性傳承人,用紀錄片的方式探索、創新非遺保護之路。 《探索·發現》欄目一直是非遺主題紀錄片的優秀制作單位與播出平臺,欄目的每一位編導都從日常工作的點滴做起,以宣傳、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


      為配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宣傳,欄目發揮特長,在每年6月針對性地推出非遺保護特別節目,經過多年的堅持,逐漸形成規模,擁有廣泛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欄目不斷探索新的講述方式與角度,與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和各大高校密切合作,創作了《年輪》《手藝》等非遺保護主題系列節目。


      系列紀錄片《年輪》于2007年播出,包含《刀鋒舞者》《皮影絕唱》《金陵刻經夢》等40集,分別介紹了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美術等不同門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選題廣泛、體量大、制作精美,播出后很快獲得了觀眾認可,為后來欄目創作更多的非遺類紀錄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1年開始創作的大型系列紀錄片《手藝》,是欄目在非遺宣傳中最為突出的代表節目。《手藝》聚焦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制作與傳承,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精美與手工藝人的現狀,全面、詳細而真實地記錄了一門門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制作過程,生動、鮮活地展現了這些手藝的復雜精巧與生動美麗。從2011年開播至今,《手藝》累計展現了170多項手工藝的精彩瞬間和170多名手藝人的悲歡離合、心手相傳的動人故事。2018年,《手藝》將迎來收官之年,也將在中國電視史上留下烙印。


      在實現民族復興和中國夢的今天,《手藝》以歷時8年、200集的體量,凝結傳統,面向未來,記錄了大量非遺項目,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凝聚共識、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重要作用。


      《手藝》播出后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話題,收視表現良好,引起國內外的熱切關注和跨年度的持續期待,其中第三季獲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優秀長片獎并成為中央檔案館第23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年度收藏作品”。


      如今,隨著同類節目不斷增多,《手藝》的選題局限性逐漸顯現。為了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欄目將進行創新,推出新的系列紀錄片——《匠人·匠心》,關注默默堅守的普通匠人,展現社會所需的職業精神,探討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環境如何孕育傳統技藝。


      這些年,我和同事在拍攝非遺題材紀錄片的過程中,遇到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每一次深入地了解一項傳統技藝,了解一位傳承人,都讓我們對我國非遺保護的現狀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更感慨于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把這一切更好、更直接地展現給觀眾,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希望中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越來越好,也希望我們能為非遺保護作出更多的貢獻。 (姜巍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編導)


      原標題:用紀錄片探索非遺宣傳的創新之路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名人故居保護之路:文物活化利用的良方如何開?

      名人故居保護之路:文物活化利用的良方如何開?

      由于自身蘊含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等多種因素,“名人故居”一直比較受關注。只不過,在漫長的時間里,有些名人故居狀況較好,有些成為“大雜院”,不復原貌。這些故居應如何保護?記者此間相繼走訪了位于北京的楊椒山祠、龔自珍...
      2018-05-29
    • 海上絲綢之路專家學者齊聚長沙 共商遺產保護助力申遺

      海上絲綢之路專家學者齊聚長沙 共商遺產保護助力申遺

      11月24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智庫長沙論壇在長沙望城區銅官古鎮舉行,來自上海、福建、澳門等地的專家代表圍繞“海上絲綢之路的陶瓷貿易”展開對話交流,共商遺產保護、共促文旅融合。
      2022-12-01
    • 紀錄片助力非遺傳播

      紀錄片助力非遺傳播

      7月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首批優秀成果推介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這個記錄工程歷時兩年,以紀錄片為主要載體,保存和傳播傳承人的技藝和經驗,體現了國家對于非遺的高度重視。
      2018-09-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