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發現晉陜高原迄今規模最大、遺存最為豐富的商代遺址

      寨溝遺址位于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腹心地區,發現大面積夯土建筑、大型墓葬、小型墓地、灰坑、陶范等不同功能遺存,散布在相鄰的11座山峁上,是一處規模巨大、遺存豐富、要素齊全的商代聚落遺址...
      2023-06-06
    • 202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文博系統將開展7200余項線上線下活動

      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瑞國介紹,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為“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主場城市活動將于6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遺產日當天將邀請文化文物戰線典型代表作主題講述,舉辦“文物保護利用與...
      2023-06-05
    •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陜西將舉辦系列活動展示非遺保護經驗

      “陜西將于‘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趙艷31日表示,活動將重點圍繞《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周年,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為重點,講好非遺...
      2023-06-05
    • 從“天”而降的黑科技:減隔震裝置為珍稀文物支起“安全島”

      據了解,在中國劃定的96座國家一級博物館中,處于地震帶上的珍貴文物達到100多萬件。瞄準潛在市場需求,航天科技四院41所與西安碑林博物館達成協議,
      2023-06-05
    • 四項商代重要考古成果重磅發布

      洹北商城遺址“郭城”考古新發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于城市形態的認識,發掘者認為“郭城”應為城壕而不是城墻;城壕上發現的通道以及不同時期的道路遺跡,有助于進一步深入認識洹北商城城市布局;殷墟時期的大型祭祀溝疊壓在城...
      2023-06-03
    • 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通報商代最新發現成果

      洹北商城遺址“郭城”考古新發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于城市形態的認識,發掘者認為“郭城”應為城壕而不是城墻;城壕上發現的通道以及不同時期的道路遺跡,有助于進一步深入認識洹北商城城市布局;
      2023-06-02
    • 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通報商代最新發現成果

      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通報商代最新發現成果

      洹北商城遺址“郭城”考古新發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對于城市形態的認識,發掘者認為“郭城”應為城壕而不是城墻;城壕上發現的通道以及不同時期的道路遺跡,有助于進一步深入認識洹北商城城市布局;
      2023-06-01
    • 如何保護好、傳承好三峽文物?

      重要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豐富的文物文化資源。根據三峽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調查數據,截止到2022年,三峽地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6601處,可移動文物544799件/套。
      2023-06-01
    • 貴州儺面具女雕刻師:刀尖上展示千古神韻

      儺戲,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意蘊,至今仍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流傳。跟京劇等傳統戲劇不同,人們在表演儺戲時會佩戴形態各異且表情夸張的面具,楊云霞則是中國為數...
      2023-06-01
    • 晉冀豫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聯盟成立

      5月28日,晉冀豫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聯盟成立大會在武鄉縣舉辦。國家文物局,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晉冀豫三省文物主管部門,長治市、武鄉縣等有關單位負責人,晉冀豫三省革命文物保護單位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參加了大會。
      2023-05-31
    • “千年古城”泉州來京演繹非遺之美

      從“千年古城”泉州,到“千年古都”北京,5月27日下午,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影視文旅產業推介會北京專場在首都北京盛大開啟。
      2023-05-31
    • 中國11個省市漢字文物上海集中展出 帶觀眾探尋中華民族文明之光

      據介紹,文字的誕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肇啟。作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漢字凝聚了中國人千年來生生不息的智慧與創造力,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光輝不減,成為碩果僅存的方塊文字。漢字與中華文明的發展相生相伴,...
      2023-05-30
    • 古城平遙千年非遺雙寶再闖國際市場

      當日,山西特色專業鎮“平遙非遺雙寶”中華行招商引資暨產業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平遙推光漆器和平遙牛肉工藝文化展覽同日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展。
      2023-05-30
    • 從碧村遺址看四千年前黃河岸邊的文明圖景

      從碧村遺址看四千年前黃河岸邊的文明圖景

      碧村遺址位于呂梁市興縣碧村村北,地處蔚汾河和黃河交匯處。遺址周邊環河鄰溝,西抵黃河,東部以一道橫亙南北的石墻為界,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山城,面積達75萬平方米,主體年代相當于龍山時代晚期,距今約4200年至3800年。
      2023-05-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