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鋼一中學鳳凰嶺校區大門,一幢古樸簡雅的蘇式大禮堂映入眼簾。經過6根大石柱步入禮堂,可以看見印著祥云、和平鴿、五角星等彩色圖案的吊頂花邊,鵝黃色的拉毛工藝吸音墻……禮堂整體造型恢弘大氣,頗...
      2023-03-05
    • 西藏瓊結:挖掘搶救民間非遺 百余位民間藝人集中展示成果

      記者28日從西藏山南市瓊結縣官方獲悉,瓊結縣自2022年12月開始,利用50多天的時間,先后在加麻鄉扎西村、金珠村、加麻村等挖掘、收集、整理加麻百·甲江、加麻“果諧”、瓊結“果孜”舞等優秀傳統文化,投入資金18萬余元人民幣...
      2023-03-04
    • 杭州亞運村里辦“村晚” 非遺文化登上“亞運舞臺”

      7日,杭州2022年亞運會(下稱杭州亞運會)倒計時200天之際,“我們的亞運·我們的盛會·我們的村晚”主題活動在杭州亞運村成功舉辦。來自浙江11地市、對口支援地區的30余支演出隊伍在“亞運舞臺”上載歌載舞、秀出精彩。
      2023-03-04
    • 古城平遙里的刀劍坊: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劍的價值就是賦予我們一種文化內涵,它承載著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和保家衛國的精神,通過各個時期留存下來的刀劍,人們可以了解刀劍的歷史以及中國的歷史。”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鍛造技藝第六代傳人劉文濤如是說。
      2023-03-04
    • 甘肅非遺“出海”:刺繡產品等獲華僑華人青睞

      甘肅非遺“出海”:刺繡產品等獲華僑華人青睞

      “‘魚躍龍門’虎頭帽銷往德國,玉兔香包銷往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甘肅省慶陽市非遺傳承人張煜瑤2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由其母親近期原創開發的各類刺繡產品得到海外華僑華人的青睞,古老的香包刺繡勾起了他們的鄉愁。
      2023-03-03
    • 考古專家闡釋碧村遺址與陜西石峁遺址關系:或為唇齒相依的盟友

      山西省政府新聞辦28日在山西太原召開山西近年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暨2022年度重要考古發現推介新聞發布會,作為入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的山西興縣碧村遺址,其與陜西石峁遺址關系微妙。當日,興縣碧村遺址項目負...
      2023-03-03
    • 甘肅岷縣:民間百年銅鋁鑄造融藏漢文化謀新徑

      甘肅岷縣:民間百年銅鋁鑄造融藏漢文化謀新徑

      鑄刀劃過轉動的模具,砂礫恍若在刀尖舞蹈……陳楓凝神在模具上刻花,神情專注。他說,過去的圖案以藏式花紋為主,而今他們加入漢族文化元素,致力于藏漢文化之間的交融,探索新的發展途經。
      2023-03-03
    • 四臺遺址為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提供最新實證

      四臺遺址為中國北方萬年文化史提供最新實證

      日前,“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全國共有六處遺址入選,河北尚義縣四臺新石器時代遺址(簡稱“四臺遺址”)位列其中。
      2023-03-02
    • 山西夏縣師村遺址發現距今6000余年石制蠶繭

      山西夏縣師村遺址發現距今6000余年石制蠶繭

      在近期結束的吉林大學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師村遺址2022年考古發掘現場考評活動中,該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院長方啟介紹,2022年該項目團隊發掘出2枚距今6000余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的石制蠶繭。
      2023-03-02
    • 單霽翔攜萬里少年團走古絲路 探秘戈壁灘上的千年古城

      單霽翔攜萬里少年團走古絲路 探秘戈壁灘上的千年古城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線路代表遺跡共計33處,中國境內有22處遺產點,其中6處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三季第十一期中,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演員周韻、唐九洲等繼續探訪新疆世...
      2023-03-02
    • 重慶大足:讓石刻“說話” 讓雕客“生根”

      重慶大足:讓石刻“說話” 讓雕客“生根”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在大足石刻1300余年傳承過程中,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技藝,孕育了一大批優秀的雕刻工匠,“雕刻經濟...
      2023-03-01
    • 120組陜西周秦漢唐文物亮相長沙 帶你領略周禮秦制漢風唐韻

      120組陜西周秦漢唐文物亮相長沙 帶你領略周禮秦制漢風唐韻

      2月24日,“與天無極 璀璨秦中——陜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在湖南博物院開展。120組陜西古代文物精品,以時間為脈絡,以周秦漢唐文化為主要軸線,為參觀者揭開陜西地區一頁頁光耀中華歷史的璀璨篇章。
      2023-03-01
    • 專家研討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助力陶寺文化譽滿中外

      專家研討如何讓文物“活起來” 助力陶寺文化譽滿中外

      “要讓陶寺遺址博物館展陳承載中華文明符號,讓文物‘活起來’,喚醒公眾心中最初中國的共識觀點。”“要豐富展陳的深度和廣度,加強中華文明的國際表達。”“要呈現中國的世界之最,用與世界對話的語言,才可以講好中華民族的...
      2023-03-01
    • 新疆五年來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75項 年代自舊石器時代至宋元

      新疆五年來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75項 年代自舊石器時代至宋元

      ?記者24日從2022年新疆考古工作匯報會獲悉,過去五年來,疆內外的10余家單位圍繞"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在新疆共同實施73項主動性考古發掘,涉及新疆8個地(州、市),年代自舊石器時代縱跨至宋元,累計發掘面積54305平方米,獲得...
      2023-02-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