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300件茶文物長沙展出再現“萬里茶道”繁華景象

      逾300件茶文物長沙展出再現“萬里茶道”繁華景象

      中國是茶葉原產國,茶區分布廣袤,茶樹栽培與制茶技術歷史悠久。17世紀至20世紀初,中國茶葉經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九省(區),銷往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干線總長1.4萬公里,被稱為“萬里茶道”。
      2023-03-23
    • 考古勘探共確認鉅鹿故城遺跡109處

      據了解,鉅鹿故城遺址位于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縣城西南部。鉅鹿故城是中國古代城市由唐代封閉里坊制向北宋開放街巷制轉變的絕佳實證材料,在城市考古、建筑考古、陶瓷考古乃至黃河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大價值。
      2023-03-22
    • 中國傳統建筑模型制作技藝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館

      20世紀30至40年代,以朱啟鈐、梁思成、林徽因為代表的中國營造學社成員們,先后在1937年、1947年對恭王府進行測繪,當時所留下的實地測繪畫圖及室內外照片,成為了恭王府開展古建修繕和室內復原工作最直觀、最準確,同時也是最...
      2023-03-22
    • 重慶釣魚城遺址新發現南宋末年規模宏大建筑群

      釣魚城地處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匯處的重慶市合川區,占地2.5平方公里。宋元(蒙)戰爭時期,蒙古大汗蒙哥兵臨釣魚城,在當地將士頑強抗擊下,蒙古大軍不能越雷池一步。釣魚城戰爭時長逾36年,是歷史上有名的防御戰。
      2023-03-22
    • 陜西財政支出76億余元支持文物保護

      陜西財政支出76億余元支持文物保護

      3月10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近年來,我省各級財政部門努力增加投入,全省文物支出76億余元,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400余項,完成革命舊址保護修繕和環境治理近300處,推動全省文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3-03-21
    • 里耶秦簡博物館館藏94件金屬文物獲修復

      耶古城(秦簡)博物館館藏金屬文物修復項目是瑞士聯邦文化署(FOC)“可移動文物援助資金”資助項目,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里耶古城(秦簡)博物館聯合申請,于2020年5月獲批10萬瑞士法郎,用于里耶博物館藏94件瀕危、未定級金屬文...
      2023-03-21
    • "生活中的遺址博物館"(考古札記)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集保護設施建設、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環境整治、綠植景觀為一體.通過遠古與現代共生之生活場景,以全新的視角展示出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生活中的遺址博物館"
      2023-03-21
    • 二里頭考古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二里頭考古背后有哪些“黑科技”

      在由中科院考古所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舉辦的“二里頭遺址考古與夏文化研究系列學術講座”中,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袁靖為大家詳細介紹了二里頭遺址的科技考古。
      2023-03-20
    • 彩陶紋飾,先民審美意識的萌芽

      ?在江蘇古老的土地上,先民們披荊斬棘,歷盡艱辛。或許他們的生存環境粗糙簡陋,但并不能阻礙他們心中美好的祈盼。距今6600年至4000年之間,江蘇大地上多處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彩陶,生動而形象地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江蘇先民的勞...
      2023-03-20
    • 甲午沉艦“靖遠”出水文物煥新 今年開展“來遠”艦考古

      ?刻有魚紋的煙斗、帶圖案的金色紐扣、48厘米長的船構件……記者17日走進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護與利用實驗室,實驗室負責人蘭棟的工作臺上整齊擺放了數十件“靖遠”艦出水文物,他正埋頭用刻刀剔除一個船構件表面的銹...
      2023-03-20
    • 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犍陀羅藝術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開幕式15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這是截至目前在中國境內舉辦的最大規模的犍陀羅藝術展。
      2023-03-19
    • 江西高校留學生走進中國文化體驗基地 學習非遺文化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學生中國文化體驗基地”授牌儀式15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舉行,該基地旨在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橋梁,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2023-03-19
    • 講好文化遺產里的中國故事

      講好文化遺產里的中國故事

      專題片里,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單霽翔,在約40攝氏度高溫下,與清華大學張謹教授一起,穿行在北京市東城區,邊走邊說,聊起了東城區的諸多文化遺產。
      2023-03-18
    • 國學復興助推云南大理鳳羽硯煥發新生

      國學復興助推云南大理鳳羽硯煥發新生

      “近年來,隨著全國各地國學復興,越來越多的客人聯系我訂制鳳羽硯臺,銷售量明顯提升。”云南石雕藝術大師、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鳳羽硯臺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躍堂說,他計劃推出手掌大小的便攜硯臺,讓傳承400余年的鳳羽...
      2023-03-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