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味道》欄目組赴山東蘭陵探尋蔬菜之鄉美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01





      “五一”小長假期間,央視《味道》欄目組來到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探尋蔬菜之鄉美食。


      齊魯首縣蘭陵,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文化輝煌地的代表,其境內的考古發掘和名勝古跡,印證著這里人類文明的鏈條自舊石器時代延續至今,從未間斷過。山河遠闊,人間煙火,講究禮儀也精于飲食膳事的蘭陵人,千百年來在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的不懈追求中,創造了豐富典雅的飲食文化、風月無邊的游覽勝地和瑰麗多姿的民間藝術。


      蘭陵地處暖溫帶,屬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溫度適宜,水源豐沛,自古沃壤千里,物產豐富。


      有文字記載的蘭陵飲食文化起源于春秋,發展于盛唐,成熟于明清,繁榮于當下。春秋戰國時期,為魯國次室邑的蘭陵飲食率先超越果腹之需,既追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精細,更注重飲食的禮儀。


      兩任楚國蘭陵令的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就飲食禮節作了充分說明:飲食必須建立在禮儀之上,尊卑長幼井然有序,不可造次。其禮儀教化、天人合一、化性起偽等思想為中國飲食文化特別是蘭陵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唐朝盛世,蘭陵飲食文化大放異彩,更加注重藝術欣賞和養性怡情。詩仙李白在天寶初年長安之行后移家東魯,留下的膾炙人口的《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不僅是對蘭陵美酒的贊譽,也是對食物色、香、味、形、器和諧俱美的詮釋。明朝中期,漕運重鎮蘭陵飲食文化更加繁茂豐盈,蘭陵笑笑生所著天下奇書《金瓶梅》中出現菜肴108 種,茶 19 種,酒 24 種。明清時期蘭陵等大量山東廚師和菜品進入皇宮,使蘭陵美食更具雍容華貴、中正大氣的氣質和風度,最具代表性的魯城宮廷全羊流傳至今。


      任何一道美食的誕生,都不是單純依靠方法技藝,原料的鮮美才是美食之美的根本。改革開放以來,蘭陵各項事業飛速發展,農業生產尤其是蔬菜產業不斷開創新篇章,形成了蒼山蔬菜、蒼山大蒜、莊塢牛蒡等知名地方品牌,被譽為“山東南菜園”“中國大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鮮美多樣的食材,豐富了美食的種類,也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繁榮,蘭陵美食既有高端大氣的沂蒙特色炒雞、干炸金絲牛蒡等特色精典菜肴,也保留著承載溫情記憶的農村八大碗、渣豆腐、煎餅等傳統美食,還有琳瑯滿目風味多樣的特色小吃妝點其中。在生活理念上,蘭陵人更加注重養生保健,崇尚健康飲食。蘭陵飲食文化歷代相傳又推陳出新,既具有精致、悅目、墜情、禮數等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也具有咸鮮為主、精于制湯、火候精湛、烹飪技法多樣的魯菜顯著風格,更有就地取材、隨意天成、野趣十足的鮮明地方特色。


      《味道》欄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首檔美食文化探索類的全媒體節目,欄目圍繞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風俗文化展開。節目由主持人組成“味道調查團”去到各地,以調查美食懸念任務為主要形式,向觀眾展現各異的饕餮美食和有趣的民風民俗。跟著央視《味道》游蘭陵,我們充滿了期待!(作者:賈傳龍、張清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