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刮起“小劇場風 ”小舞臺與多棲演員開啟“雙向奔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06





      華燈初上,“劇場”里的燈光暗了下來。


      影視演員劉庭羽在寶藍色的沙發上躺著,等待她的第一個“鏡頭”到來。


      與以往不同的是,她的這次表演不在影視拍攝基地,而是在上海徐匯區的一家“餐廳”里。


      這個名叫“劇星”的餐廳是一個集沉浸式戲劇、西餐、酒吧于一體的“新戲劇舞臺”。


      在表演開始時,劉庭羽面前的觀眾剛用好西餐,有的還在吃著最后一道甜點。


      舞臺上,燈光漸明,劉庭羽與同伴們開始了名為《瘋狂8小時》的沉浸式爆笑戲劇表演。他們一會兒在舞臺區域表演,一會兒走入人群中,甚至讓觀眾直接參與其中、成為“群演”。


      與劉庭羽一起表演的,除了和她一樣的影視演員,還有滑稽戲演員、話劇演員,堪稱多棲演員大集會。


      劉庭羽說,這是她第一次嘗試小舞臺沉浸式戲劇,也是第一次嘗試表演時跟觀眾如此“近距離”。


      劉庭羽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是一名影視演員。


      “以前也嘗試過大劇場的舞臺劇,但到小舞臺表演、跟觀眾互動,這是之前沒有過的,我感覺蠻新奇的。”她告訴中新網記者。


      在上海,年輕人越來越愛小劇場,而劇場和演員也在看“市場風向”轉型。


      在《瘋狂8小時》出品人李倩看來,大劇場、小劇場各有所長,大劇場的藝術感、舞臺美術設計是小劇場難以媲美的,但相對而言,觀眾在大劇場看表演比較拘謹,在小劇場更放松。“演員‘近在咫尺’,還能參與互動,沒有隔著舞臺的距離感。”李倩說。


      她希望以小劇場的新探索,讓觀眾看到走下熒幕的影視演員,也讓滑稽戲演員、話劇演員打破表演的邊界。


      李倩自己也曾是一名滑稽戲演員,她說,滑稽戲演員平時都是用上海話表演,年輕人比較少看滑稽戲,“滑稽戲流失了很多觀眾,所以我想把一些好的滑稽戲演員吸引過來,讓他們與影視演員、話劇演員一起用普通話表演。”


      在上海,其實,“小劇場風”早已吹起。同樣在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逾百“歲”的上海大世界近期煥新后開設了一個個小劇場,大門不再收取門票,觀眾如果想到里面的小劇場觀劇,再單獨買票。


      下班后,“盒子”劇場、戲劇酒吧等小劇場新業態在夜晚吸引著年輕人,讓他們在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摁停”時間,享受上海霓虹燈下的“夜之城”。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