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楨是楠得——“古曲”對話“古樹”楠林音樂會在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中國·滎經楨楠王公園舉行。音樂會通過“古樹”與“古曲”對話,以空靈清澈、質樸醇厚之音,營造一場跨越時空的樂章,表達對自然生靈的敬畏與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詮釋“自然而然的和諧之美”,帶領聽眾感受千年古楨楠林的歲月沉淀與厚重文化。
本場音樂會以“奏千年古曲,對話千年古楨楠樹,書寫高山流水知遇緣結”為主線,邀請青年古琴演奏家歐陽怡悅,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排簫藝術研究會理事、青年笛簫演奏家李迎春進行演繹。在“楨楠王”樹下,兩位演奏家身著漢服,一人撫琴、一人吹簫,古琴曲《寒山僧蹤》《高山流水》《歸去來兮辭》、琴簫合奏《山中思友人》《漁樵問答》《陽關三疊》等曲目娓娓道來,帶領聽眾感受“山門石前遙相望、高山流水遇知音,悠然自得山中坐、古楨楠下憶古人,故人惜別望楨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知音初識、傾談、別離的動人故事。
“人類在千年的‘楨楠王’面前,不過區區百年之身。來到這里,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歐陽怡悅說,千年的“楨楠王”和千年的古琴曲,二者在大自然中和諧共融、合二為一,讓她更加沉浸在演奏中,也希望廣大聽眾在欣賞音樂會后,能夠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在古楨楠林中演奏古曲,是一次非常特別的體驗。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不僅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也帶來了新的創作靈感。我們演奏使用的樂器本身就來自大自然,能夠回歸自然演奏,這和在音樂廳里演奏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李迎春說,源自自然的樂器,在自然中把美好的樂聲回饋給廣大聽眾,這是非常美妙的,希望聽眾能從他們的演奏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生活中多親近大自然。這場特別的音樂會也給現場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客曾凱翔說,在逾1700歲的古楨楠樹下聆聽這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放松和愉悅,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放空自己,去消解生活、工作的疲憊,感覺非常享受。(張楊)
轉自: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