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百家影視公司從“避稅天堂”霍爾果斯撤離 影視業稅收“地震”余波未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08





      鼎盛時期注冊超過1600多家傳媒公司,如今卻開始出現大批公司撤退的“注銷潮”。位居中國西部、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小城霍爾果斯,作為曾經的“避稅天堂”,正直觀地感受著影視寒冬帶來的陣陣余威。


      近日,據媒體報道,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注銷,其中包括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9月26日,馮小剛持股30%的霍爾果斯美拉以自行清算的方式申請注銷。“因為申請注銷的公司實在太多,《伊犁日報》的版面都快不夠用了,僅8月27日一天就刊登了25則‘注銷公告’。”


      影視制片人謝曉虎介紹,霍爾果斯曾經因為優惠的稅收減免政策,成為影視行業優選的公司注冊地。2010年,霍爾果斯被確立為經濟特區,隨后當地出臺“企業所得稅5年免征”的優惠政策;2013年,“5年免稅5年減半”政策正式確立;2017年,霍爾果斯出臺對上市公司進行30萬元到200萬元不等的獎勵政策。同時,根據規定,2010年至2020年間,在霍爾果斯新注冊公司五年內企業所得稅全免,五年后地方留存的40%的稅將以“以獎代免”的方式返還給企業。此外,企業的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符合一定條件后可獲得相應的獎勵。這種稅收優惠政策直接吸引了大量影視公司前往霍爾果斯注冊,其中尤以明星工作室為盛。


      “明星工作室在與平臺簽訂藝人片酬合同時,沒法出具合法發票,就需要以公司身份注冊開具發票方便走賬。”謝曉虎透露,部分影視公司在與平臺簽署發行合同或者共同投資時,也會涉及走賬問題,考慮到稅收優惠,也會選擇到霍爾果斯來注冊全資子公司進行避稅。據介紹,此前80%至90%的影視公司幾乎都會在霍爾果斯注冊一個影視或者傳媒公司,因此直接促成霍爾果斯成為了影視行業的“避稅天堂”。


      但自今年1月份開始,霍爾果斯開始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當地相關部門提出企業必須實體落地,有固定面積的辦公場地和相應的辦公人員,并為員工繳納社保,拿出企業所得稅減免的20%用于當地投資,繳納保證金等條件。謝曉虎透露,最近一個半月以來,在霍爾果斯注冊的公司開具發票變得很難,對于那些原來就是沖著稅收優惠而來的影視公司來說,霍爾果斯最直接的吸引力開始減弱。


      再加上今年6月爆出的“陰陽合同”直接導致了影視行業開始進入稅收嚴查,全新出臺的稅收政策下,霍爾果斯也不是法外之地。電影產業研究專家蔣勇認為,霍爾果斯稅收政策的調整,客觀上導致了影視行業的成本增加,對公司來說選擇注銷是市場行為,但霍爾果斯一度被稱作“霍萊塢”,其對于中國影視的發展還是有過貢獻的。在他看來,嚴查稅收違法行為自然很有必要,但同時也希望國內在稅收方面可以考量文化產業的特殊性,學習其他國家扶持影視產業,大力推廣退稅和獎勵政策,“在調整的同時,也要出臺鼓勵政策,讓影視公司能繼續安心、專心創作。”(李夏至)


      原標題:上百家影視公司從“避稅天堂”霍爾果斯撤離 影視業稅收“地震”余波未消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宣部等部門聯手治理影視業 嚴控演員天價片酬、陰陽合同

      6月27日晚間新華社消息,日前,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
      2018-06-28
    • 百家電影公司圍攻暑期檔 各路資本花式爭搶票房

      經歷了6月電影票房的慘淡,7月格外令人期待。包括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姜文的《邪不壓正》、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內的27部國產片,將在這個已經到來的7月陸續登上大銀幕。
      2018-07-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