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波文化類綜藝節目來襲 故宮,也要上新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0





     

      《上新了!故宮》備受期待。


      隨著《詩意中國》熱播,《一本好書》率先登陸網端,接下來有多檔全新文化綜藝進入觀眾視野。《上新了!故宮》也蓄勢待發,在這個十月為傳統文化內核賦予更多當代美感。


      網友:不敢開倍速和彈幕


      被稱作“《見字如面》升級版”的《一本好書》于10月8日開播,節目由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演技派演員演繹,12期節目還原12本經典作品的經典場景,舞臺戲劇、片段朗讀、影像圖文插播等手段,呈現書中的情節沖突、人物性格、優美語言。首期節目豆瓣評分達到9.3分,有網友表示,“這些戲骨們看來沒有什么綜藝感,但震撼到我不敢開倍速,不敢開彈幕,結束后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的節目演繹。”


      據悉,《一本好書》摒棄以往讀書類節目的學術化解讀,為的是拉近與大眾的距離,促進當下由精英化閱讀向大眾化閱讀轉變,標準服務大眾閱讀利益,解決普通讀者閱讀需求。


      嘉賓趙立新用表演的形式“讀”了一本書后,把自己比喻成一個目擊者,“富有畫面感,比文字更有趣,對于演出者以及觀眾而言,這是一個最快速、最有效的閱讀過程”。


      追尋詩意中國,開啟故宮識寶


      還原古人詩意生活方面,也有多檔節目進行開掘。正在深圳衛視熱播的大型原創文博推理秀《詩意中國》,是一檔文博推理秀節目,探尋者將從親身感悟的詩意生活出發,引入當期節目主題,結合現場還原的古人生活場景,通過驗證復刻信息進行推理。作為前央視“名嘴”的趙普,此次擔任起了節目主理人,自帶一身詩意的“明星”教授酈波的加盟助陣,也為現場平添詩意風采。


      從節目設置看,《詩意中國》保持傳統文化類節目答題、場景還原等元素的同時,還在節目問答環節中進行了特別的推理懸念設計,吸引觀眾以及網友實時參與互動答題,溫習詩意場景知識點。節目還開設了“詩意生活”互動話題,截取節目中的經典典故,讓網友更好地了解并參與分享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詩意。


      將于10月26日在北京衛視開播的《上新了!故宮》,備受期待。這是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節目,在故宮拍攝。每期節目中,嘉賓作為新品開發官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故宮歷史文化,并與頂尖跨界設計師聯手高校設計專業的學生,每期誕生一個引領熱潮的文化創意衍生品,打造“創新”與“故宮”相結合的制作模式。目前,鄧倫和周一圍已經確定加盟,有網友偶遇鄧倫和蔡少芬同框,一起探尋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化,猜測這是不是節目首期嘉賓陣容。(張楠)


      原標題:《一本好書》評分9.3 故宮,也要上新了


      轉自:揚子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綜藝節目增加知識性,才能更好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以明星導師為最大看點,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屢屢引發熱議。在好幾檔節目中,一些導師不專業、“和稀泥”的態度激起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另一些導師則因為專業的講解、認真嚴肅的評審態度而“圈粉”無數。
      2018-04-16
    • 節目組關注呈現效果 綜藝節目效果全靠“剪刀手”?

      節目組關注呈現效果 綜藝節目效果全靠“剪刀手”?

      從去年的《演員的誕生》到今年的《這!就是街舞》,再到此次的《高能少年團》,綜藝節目的“剪刀手”不斷成為眾矢之的。原本應該客觀、中性的后期剪輯,從一門“講故事藝術”變成了“亂講故事藝術”,屢屢因“惹禍”而在許多人...
      2018-05-04
    • 網絡綜藝節目越播越長好嗎?真擴容還是假抻長?

      最近,越播越長的網綜開始引起不少觀眾的注意,和時長大約1個半小時的電視綜藝相比,動輒兩三個小時的網綜時長洗刷了人們對綜藝節目的認知。時長增加,是為了多賣廣告,還是只是粉絲福利,其中門道值得玩味。
      2018-05-17
    • 現象級綜藝節目何以越來越多

      前不久,文化綜藝《朗讀者》第二季回歸。作為過去一年來“全民閱讀”風潮的引領者和推動者,新一季節目的熱播勢必會再掀一股閱讀文化熱浪。事實上,當下社會由綜藝引領的風潮還不只“閱讀”這一種。
      2018-05-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