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領域共生 IP才不會“一紅而過”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2





      在發展如火如荼的大文娛產業中,IP被看作是“基礎產業”受到追捧,“一款好的IP能決定企業的生死”已經演變成現實。如何將IP深度開發,挖掘更多潛力,成為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企業不斷探究的方向。


      在日前舉行的第13屆北京文博會上,新華社瞭望智庫對外發布《面向高質量的發展:2017-2018年度IP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為統計周期,納入電影、連續劇、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動畫、漫畫六大領域內共計274個年度IP,繪制了一幅中國文化IP的發展全圖景。


      網絡文學成重要IP源頭


      據介紹,文化價值是本次報告關注和強調的重點,也是IP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核心體現,更是其能否成為世界級文化符號的必要前提。然而,我國的IP發展卻存在著一味追求產業價值,“唯流量論”等不健康的行業傾向。“大量作品一味追求粉絲經濟與IP流量變現,品質粗制濫造,引發了觀眾的不滿和監管的憂慮。”此次報告態度鮮明,把文化價值作為衡量IP“二元價值”的另一重要標準,對原本粗放的開發思維轉向重視IP文化價值,有著極大的指導作用。


      而在眾多IP源頭中,網絡文學的文化價值尤其值得關注。在納入報告的274個IP中,超三成來自文學IP,其中網絡文學IP共有76個,占比高達86.4%。根植于五千年中華文化沃土,誕生于現代互聯網文明時期的網絡文學,是兼具傳統文化魅力與當代文化風采的文化發展新成果。而得益于創作、閱讀的便捷性,網絡文學不僅實現了作品數量和內容品類的雙提升,用戶規模同樣持續增長至4.06億,覆蓋超半數網民。憑借豐富的文化內涵,海量多元的作品儲備,以及廣泛的讀者影響力,網絡文學已然成為對中國文化符號建設極具影響力的重要IP源頭。


      以上述優秀IP為代表的網絡文學深受多元文化滋養,催生了豐富多樣的內容題材品類,且發展空間巨大,能賦予文化以更強的生命力。以閱文集團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已擁有原創文學作品超千萬部,覆蓋玄幻、仙俠、歷史、言情、軍事、懸疑等題材。在這些豐富的新興網文內容身上,文化的活性發展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大量具有現實意義,充滿文化活力的網文作品其內容邊界和文化價值得以持續拓展,更為其參與中國文化符號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充分彰顯新時代、新文化的無限魅力。


      多領域共生探索中國式IP發展


      在強調IP文化價值的同時,報告還指出:“多領域共生也是衡量一個IP生命力的主要標準:它到底僅僅是‘一紅而過’的爆款產品,還是能夠不斷衍生、創造更多文化價值和利潤的文化符號”。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本次上榜的IP之一,網易的“夢幻西游”就成功地從PC端游戲的角色延伸到了手機游戲上,不僅讓網易在“夢幻西游”這個IP上的生命力得以繼續延續,同時也讓“夢幻西游”在不同的領域產生價值。


      “中國的消費者對于IP的熱度會瞬間膨脹,但是同樣也會快速冷卻,將IP進行多領域的開發共生是延續IP生命力的有效途徑。”在業內人士看來,相對于國外成熟的IP開發模式,即使像BAT這樣的大企業,在IP開發方面也還遠遠不夠。


      記者了解到,作為當下紅火的IP之一,《王者榮耀》已經圈粉無數,而騰訊如今也開始摸索其IP開發的可能性,最新的成果則是首款王者榮耀智能機器人“呂布”。據介紹,這款機器人產品不僅內置了騰訊叮當助手等AI高科技,使其具備了天氣預報、新聞資訊、科技百科等內置信息,而且還具備了游戲陪玩功能,為玩家提供從線上虛擬世界到線下現實世界的跨次元游戲體驗。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探索中國式IP發展路徑上,“構建以IP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打造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將會是前進的方向,而多領域的探索和共生,將會是IP生命力得以持續的“法寶”。(葉丹)


      原標題:網絡文學占據年度IP“半壁江山”卻良莠不齊 多領域共生 IP才不會“一紅而過”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