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萊塢電影:“中國元素”從植入到融入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30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電資辦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1月25日,全國電影票房收入為559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成績,2018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電影市場。而以好萊塢為代表的電影生產者也早早意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從制作到宣發各環節,從之前刻意植入“中國元素”,轉變為主動融入。


      日前,J·K·羅琳全新創作的《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在中國與北美同步上映,主創團隊可謂傾巢而出來北京參加中國首映禮。6幅特別定制的中國版海報讓人耳目一新,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生硬不突兀,還引出了影片中唯一一只來自中國的神奇動物騶吾,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近日在中國上映的《無敵破壞王》,該片導演里奇·摩爾上周在北京舉行分享會時,被問到為什么在影片的互聯網世界中出現了QQ、新浪微博、天貓等中國APP,導演表示:“不管是歐洲、亞洲,大家都有自己使用的網站,互聯網是無國界的,我們不想只用美國公司,也不想針對不同的市場做不同的版本,所以選擇了大家都熟悉的APP。”


      在影片中加入“中國元素”并不是最近才流行起來的事情。之前,海外制作公司主要采取的方式有邀請中國演員出演角色,或將部分場景放在中國拍攝等手段。中國的美景不但出現在《碟中諜》《驚天魔盜團》《2012》這樣的真人電影中,連《變形金剛》《阿凡達》等電影里都少不了中國的地標性景觀,海外制作公司想通過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迅速獲得中國觀眾認同,打開市場的野心表現得非常直白。


      然而這種“直白”的野心并沒有收到良好的反饋。我們曾“詬病”一些中國一線女演員加盟所謂“好萊塢大片”,其實角色可有可無,只是個擺擺樣子的設置。以山水風景“套近乎”的方式也已經過時。好萊塢一線巨星來到中國的“套路”粉絲們已經“門兒清”:爬長城、吃烤鴨、收幾幅“票房長虹”的毛筆字做禮物,在見面會上字正腔圓地用中文喊兩句“你好!我愛你!”……這樣刻意的“套近乎”在我們日趨成熟的電影觀眾面前效果越來越不明顯。于是換種方式讓“中國元素”融入自己影片的制作宣發,成為好萊塢大片面臨的新課題。


      我們欣喜地看到,很多好萊塢影片主創不再把“中國元素”當做一個“植入”的元素,而真正地將“中國元素”表現為影片里全球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丁曉晨)


      原標題:隨著中國電影市場日益壯大,在以好萊塢電影為代表的引進院線大片中,“中國元素”的地位也在悄然轉變—— “中國元素”從植入到融入


      轉自:今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