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流視聽節目 如何做到有營養還有流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30





      網絡綜藝沒營養?嚴肅正劇沒流量?怎樣才能“叫好又叫座”?11月28日,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在大會子活動“新視聽節目形態——社會文化與技術邏輯下的融合與變遷”論壇上,來自央視、騰訊、阿里、愛奇藝等網絡視聽界“巨頭”近10位高管參會,共同討論當下視聽節目的創新發展。


      技術革新內容,為主流價值鋪“有趣”渠道


      面對著5G時代來臨,短視頻成為“新風口”,人工智能又不斷迭代升級,微信端依然占據大量傳播渠道等現象,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挑戰不可能》《歡樂中國人》總導演左興就在探索“電視+融媒體”的全新節目模式。以《歡樂中國人》為例,每期的故事主角都會有一個專屬二維碼。節目播出時,二維碼會出現在舞臺側面并一直顯示在故事主角身后,等節目播出完畢后,就形成了一篇專屬于這期節目的“微信文章”。“從分享故事到形成一系列的動作,僅憑二維碼就可以實現從電視大屏幕向手機小屏幕轉換,構成一個多次傳播的融合傳播鏈條。”其中講述北大女孩宋璽“打海盜”上演現實版《紅海行動》的故事,不僅上了微博熱搜,在微信上也突破“10萬+”。此外,團隊也將直播內容做成短視頻“精享版”,在互聯網上形成多次傳播。


      這種技術革新內容的觀點,得到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吉中行、愛奇藝執行總編輯王兆楠的認同。王兆楠補充,以前傳統媒體認為“內容為王”,但最后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廣告。近年來隨著視頻產業的“VIP付費”技術模式成熟,視頻網站可以直接讓普通用戶“用腳投票”,通過開通會員為優質內容買單。“這樣對于主創團隊來說,創作也更為自由。技術倒逼運營模式的改變,運營模式的改變使內容更好。”


      網絡綜藝跨界,為精品內容賦予“正能量”


      談到節目創新,網絡綜藝《創造101》《明日之子》團隊主創、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總經理邱越目前的關注點在“綜藝節目的跨界合作”上。她認為網絡綜藝可以通過形式上進行創新。比如形式上,騰訊視頻在11月份表現良好的節目《超新星全運會》,就不再是啟用傳統綜藝節目中“大咖”“明星”。而是以素人、備選歌手為主角,將綜藝節目與體育節目跨界,大家在節目中發現了許多平凡人身上的體育閃光點。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阿雅為主角的綜藝節目《奇遇人生》,就在口碑和流量上形成了“雙贏”,也出自騰訊團隊之手。邱越認為,《奇遇人生》的成功是主創團隊將綜藝與紀錄片跨界的結果。節目首次與國內一流紀錄片團隊合作,并用紀錄片的工作方式長期跟拍明星與一些平凡人在旅途中相遇的經歷,最終剪輯而成。這個過程雖然充滿了磨合,但紀錄片團隊發揮了善于積累大量素材,捕捉臨場新聞點特質,從而用真實和克制的溫暖打動人心,最后讓《奇遇人生》成為“綜藝界的一股清流”。


      在場嘉賓們細數,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將冷門的摔跤運動帶入大眾視野;《延禧攻略》的劇情反轉背后,也有著大量在服飾妝容道具上的心思,讓人見到了非遺手工藝品;脫口秀《奇葩說》談論老年人贍養問題時,曾在網絡上激起了熱議;外國人通過《歡樂頌》中四個女孩子的故事,了解到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變化。“用精品的內容,做潤物細無聲的傳播,尋求與主流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同樣能為綜藝賦予這個社會需要的‘正能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副研究員冷凇總結道。(李婷)


      原標題:主流視聽節目 如何做到有營養還有流量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