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8被稱為影視行業的寒冬,但對于綜藝領域來說卻是推陳出新的一年,經歷了一系列養成、選秀、真人秀類綜藝噴井式發展后,國產綜藝終于從舶來式的海外取經轉變為國產原創,并開始向海外輸出。其中文化類綜藝更是憑借優質的品相、多元化的內涵和正能量的價值傳遞逐步走向精品時代。
長久以來,文化類綜藝在電視熒屏上從未缺席。但真正走上"爆款"之路則要追溯到《中國詩詞大會》等一批同類型節目的誕生。借著"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懷""臺網同標"等政策調控的東風,文化類綜藝在2017年出現井噴,先后約有50檔文化類節目播出,更是涌現出《一本好書》《國家寶藏》《聲入人心》等一大批高口碑節目。從以下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豆瓣評分排名top10中,文化類綜藝占了6席,實現了從"量產"走向"質產",從"嚴肅"走向"親民"。
國產文化綜藝走向"百家爭鳴"
在國家政策及受眾的雙重引導下,綜藝市場刮起了一陣"文化風潮",但原創節目成本大、風險大、難成功,使得匠心制作的綜藝顯得尤為可貴。綜觀豆瓣評分前十國產綜藝,其中《一本好書》《聲入人心》《圓桌派》《國家寶藏》四檔綜藝的評分都在9.0分以上。
《一本好書》由"匠心導演"關正文制作,由業內老中青三代演技派最大程度還原名著史學。節目依靠實景舞臺、影視化的形式穩坐國產綜藝豆瓣評分的頭把交椅。
除了《一本好書》更有《見字如面》和《國家寶藏》兩檔文化類綜藝同樣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
《見字如面》是一檔安靜讀信節目,依靠優質內容吸引受眾最終贏得市場,讓精神文化產品有機會成為主流。有觀看者稱,這是一檔"耳朵懷孕"的綜藝。
作為一檔不可多得的全民爆款綜藝,《國家寶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融入了音樂劇、舞劇、民族樂器劇等多種藝術手法,讓傳世文物不再是冰冷冷的圖片和符號,而是帶著溫度、故事、情感的一種充滿寄托的存在,真正做到了"讓國寶活起來"。目前,第二季正在播出,口碑和話題度在同期的文化類節目中仍然亮眼,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3分。
《聲入人心》的導演直言創作的初衷是消除人們對于美聲的誤解,雖然沒有過多的宣傳和流量Ip的支持但卻意外實現了目標,并收獲了大批忠實粉絲,成功殺出流行音樂的包圍。豆瓣評分9.2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
這檔節目集結了眾多國內外聲樂院校的高級人才,選手都是專業素養和高顏值的結合體。觀眾大飽眼福的同時還能了解許多聲樂知識,例如A角B角、音域、花腔、歌劇、HighC....讓觀眾直呼高級但不高冷。導師更是請到了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聲樂教授,世界級男中音歌唱家廖永昌,讓節目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更上一層。
《聲入人心》讓美聲不再有距離感,高級感也不再是曲高和寡,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文化"慢綜藝"引領"快流量"
《圓桌派》是一檔脫口秀節目,沒有固定的劇本,一群人圍著圓桌不緊不慢的自持觀點談論熱點話題,就是這樣一檔文化類慢綜藝節目卻吸引來了一大批觀眾。
無獨有偶《奇遇人生》也是一檔好評如潮的"慢綜藝",越是"慢"下來的綜藝,越能打動人心。
《奇遇人生》是由演員阿雅策劃,獲得艾美獎、伊文思獎、金馬獎、圣丹斯大獎和亞太電影大獎的中國導演趙琦制作的旅行體驗類綜藝。節目邀請10余位明星,以時長為七天的異國旅程方式探尋世界、探索自我,無臺本的演員碰撞不可預知的自然,產生震撼的效應,讓觀看者大飽眼福的同時產生對人生的深度思索。接近國內紀錄片的"頂配"的攝像和分集導演,在展現令人震撼的風景同時更讓鏡頭有了溫度,旅程有了真摯的情感,趙琦導演也直言《奇遇人生》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用"紀實手法拍的真人秀"。
在筆者看來,《奇遇人生》的核心點在于真實,通過紀錄片的方式展現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樣的想法跳出了原有綜藝定式,在"求流量""求關注"的綜藝洪流中脫穎而出。真實的人生沒有劇本,每一集節目的未知性都引領人們思考自己和世界的關系。
有些綜藝雖然豆瓣評分并不樂觀,但依靠創新一出場就有不可忽視的熱度。將演員演技搬上平臺的《我就是演員》可以說是開辟了演技競演類勵志綜藝的先河,讓缺少熱度但演技高超的演員有機會展示自己。作為國內原創的綜藝節目的《我就是演員》現已經走出國門,國外版權被美國娛樂公司買下,名為《I am the actor》。
如今,文化類綜藝節目已經沉淀出大批忠實的受眾群體,但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大批文化類綜藝的集中涌現,跟風、模仿、同質化等問題也開始在近期的文化類節目中不斷出現。全民"爆款"的文化類節目仍屬鳳毛麟角,文化類節目如何在當下的經驗基礎上繼續創新升級,實現新的跨越仍然是當下的重要議題。(作者 苑佳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