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青春題材影視劇的現實表達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28





      3月25日,由知名導演趙寶剛執導,鄭爽、蓋玥希等主演的青春題材電視劇《青春斗》開播。從《奮斗》到《我的青春誰做主》再到《青春斗》,該系列青春題材作品的品質受到觀眾肯定的同時,還引發了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熱議。

      青春題材的影視作品一直是中國影視劇創作中一個重要的類型,甚至一度扎堆出現,它們有的彰顯青春的活力,有的以溫情中略帶傷感的懷舊情懷,激起對逝去時光的追憶,有的則深扎現實的沃土,成為對時代生活的映射和記錄。

      青春題材優勢得天獨厚

      所謂青春題材,是以年輕人的生活、情感為主要表現內容,離不開青青校園、職場初體驗、創業艱辛、兄弟與閨蜜、青澀愛情等元素。它之所以受到關注,除了故事、人物形象吸引人等原因,還與青春題材影視劇的特定受眾有關,青春題材影視劇表現的是青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隨著電視劇播出渠道由傳統電視平臺逐漸向網臺聯動甚至先網后臺轉變,電視劇受眾群體的年齡也逐漸走向年輕化。正如電影《芳華》吸引大批五六十歲的觀眾走進影院一樣,觀眾總是樂于在銀幕、熒屏上看到自己的生活,從這一點而言,青春題材享有題材紅利。

      在作品的格調和美學表達上,青春題材也自有其優勢,劇評人李星文在《中國電視劇60講》中對電視劇《奮斗》的分析,道出了青春題材影視劇的優勢。“這個人生階段選取得非常好,因為校園生活相對單純,缺少一份‘社會人’的精彩和冒險;著重表現家庭生活則容易陷入催促生育、養老和婚姻危機等話題中,變得沉重不堪。”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部分青春題材影視劇樂于在“校園/社會”的二元格局中,選取初出校園、初入職場這個階段,此階段的人物面臨多種選擇和變化,其經歷、情感可以朝不同的創作方向開掘。

      當然,選擇主流受眾群體熟悉的生活來表現,對創作者來說也要承擔較大的壓力。“觀眾會對作品的各個方面,甚至是細枝末節提出很高的要求,作品的藝術真實、情感真實要達到很高水平,才能被觀眾認可。”趙寶剛說。而趙寶剛熱衷于青春題材這種“高難度動作”的一大原因,在于他認為青春題材有一種記錄作用。“創作者必須與時俱進,懷著超前的意識拍帶有時代特征的東西,從而完成對時代的表現和記錄,而青春題材正是一個理想的切入點。”趙寶剛說,自己正是以這樣的初衷拍攝了《青春斗》。

      青春的表達由

      另類取巧走向真實深刻

      如果創作者以高度現實主義的審美標準自我要求,自然會感到駕馭青春題材的難度。中國青春題材影視劇嘗試過各種風格,有些甚至以“虎狼大片”自居,不過李星文認為,近些年不少青春題材影視作品的質量在走下坡路。

      青春題材影視劇尤其是青春片曾經在2014年到2016年出現一個創作高潮,作品眾多甚至泥沙俱下,充斥著打架、出軌、墮胎等情節,與現實生活、真實的青春反差太大,引來評論界和觀眾的不滿。這類作品還大多喜歡將校園與社會對立起來,過度美化前者而丑化后者,仿佛人一旦走出校園,就變得世故無趣起來,立刻滋生出一種莫名其妙的懷舊感。

      對于上述這類作品,有評論人如此評價:“蒼白的故事背后是低幼化心理,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低齡的。”影評人金小照認為,這種簡單的二元對立遠離了生活的真實,只不過為創作者在構思故事、制造情感沖突等技術層面提供了廉價的便利。“幸好,目前不少青春題材影視劇,有了向跳出陳舊套路、展現真實生活、追求敘事深度回歸的趨勢。”金小照說。

      夯實“地上走”,才能“天上飛”

      如何在保持青春題材固有優勢的前提下,讓作品向更深廣的社會層面延伸,是許多創作者思考的問題。在《青春斗》中,導演趙寶剛拓展了青春題材的表現邊界和社會功能,實現了對青春題材的突圍。

      趙寶剛表示,如果只是為了簡單迎合觀眾,青春題材影視劇可能不需要涉及主人公的父母、家庭等問題。在主要描寫5位性格迥異的女孩探索尋覓、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的《青春斗》中,代際問題還是成為表現的對象。“這是一部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作品。”趙寶剛說。

      趙寶剛發現,青春題材影視劇的敘事立場多站在年輕人一邊,這就使得父母一代的權利、情感容易被忽視甚至誤讀。“比如,我們過去總是認定,母親就應該毫無保留為子女付出、滿足子女的各種訴求,否則子女就會感到不滿,進而就會在藝術作品中形成一個尖銳的矛盾沖突。”趙寶剛說,“這種想法在現實中的年輕人中也普遍存在,然而,代際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我希望通過作品,告訴他們這一點。”

      傳遞價值觀不等于說教,需要創作者運籌帷幄、巧妙表達。從現實取材、以智慧提煉是趙寶剛一貫的追求,用他的話說,前者是“地上走”,后者是“天上飛”,夯實了“地上走”,才能成功地“天上飛”。“我希望年輕觀眾看了《青春斗》,能提高抗壓、抗挫折的能力,能反思‘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這種庸俗的觀念,能認同通過奮斗追求幸福的信念和勇氣。”趙寶剛說,“希望我們的創作能給努力打拼奮斗的年輕人一些希望和慰藉。”

      原標題:抓好青春題材影視劇的現實表達

      轉自:中國文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